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0:42
从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双重复合系统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及二者的整体耦合协调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协调指数约为0.43,目前整体处于过渡状态中的濒临失调阶段,城镇化发展整体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省内各地区二者的耦合协调情况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除省会南昌市外,其他地区均处于失调衰退和过渡阶段,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水平不同步且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区际不平衡,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态势。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各子系统指数
本文选取各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关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的现状及综合水平进行了形象化的测度。从图2中的数据分布趋势情况来看,江西省目前生态环境水平总体居于较低层次,省内各地区之间生态环境的差异形式较为多样。从各子系统发展层面来看,江西省内各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压力、和环境响应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呈现突出的不平衡特征。具体表现为:各地区中生态环境条件最优的景德镇市,条件稍次的为上饶市,该子系统主要反映的是综合观察下的地区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禀赋状况,其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的生态水平和环境质量较高;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为九江市,压力最小的为鹰潭市,该子系统主要反映地区的综合污染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其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地区发展的资源代价越大,环境污染情况越严重(该子系统中各项指标数据都已经过正向变换处理);生态响应水平得分最高的为南昌市,响应得分较低的为宜春市,该系统主要反映地区环保手段和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清洁程度,其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环保清洁工作的效率越高、配套措施实施情况越好。
其次,在发展的进程上,根据图4中各子系统的指数特征来看,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0.38)要低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0.49),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较生态环境水平稍有滞后,总体属于城镇化滞后型。在各地区层面,各子系统发展程度略有差异,汇总结果见表3。其中,南昌市、新余市、萍乡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于生态环境水平,在发展上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除此之外的鹰潭市、景德镇市、九江市、吉安市、抚州市、赣州市、宜春市、上饶市8个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则低于生态环境水平,在发展上均属于城镇化滞后型。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社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整体水平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推进因而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均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空间范围的扩张与农业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对土地资源等的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城镇生活和环保设施等的不完善均对地区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冲击和现实影响。表3 江西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等级及类型划分 类型 协调类型 协调等级 地区 ULM(城镇化滞后型) 过渡型 Ⅵ 鹰潭、景德镇 Ⅴ 九江 失调衰退型 Ⅳ 吉安、抚州、赣州、宜春 Ⅲ 上饶 ELM(生态环境滞后型) 耦合协调型 Ⅶ 南昌 过渡型 Ⅵ 新余 Ⅴ 萍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及时空格局研究[J]. 王宾,于法稳.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3)
[2]生态足迹视角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杨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6)
[3]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J]. 杜志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6)
[4]西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J]. 高新才,杨芳. 城市问题. 2016(12)
[5]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关系判别及空间类型研究[J]. 任梅,程钰,任建兰. 世界地理研究. 2016(05)
[6]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 崔木花. 经济地理. 2015(07)
[7]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及耦合协调度[J]. 刘艳艳,王少剑. 人文地理. 2015(03)
[8]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 生态学报. 2015(07)
[9]找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J]. 许崇正,焦未然. 改革与战略. 2013(12)
[10]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J]. 陈晓红,万鲁河. 地理科学. 2013(12)
本文编号:3611423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2020,3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各子系统指数
本文选取各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关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的现状及综合水平进行了形象化的测度。从图2中的数据分布趋势情况来看,江西省目前生态环境水平总体居于较低层次,省内各地区之间生态环境的差异形式较为多样。从各子系统发展层面来看,江西省内各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压力、和环境响应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呈现突出的不平衡特征。具体表现为:各地区中生态环境条件最优的景德镇市,条件稍次的为上饶市,该子系统主要反映的是综合观察下的地区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禀赋状况,其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的生态水平和环境质量较高;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为九江市,压力最小的为鹰潭市,该子系统主要反映地区的综合污染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其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地区发展的资源代价越大,环境污染情况越严重(该子系统中各项指标数据都已经过正向变换处理);生态响应水平得分最高的为南昌市,响应得分较低的为宜春市,该系统主要反映地区环保手段和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清洁程度,其得分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环保清洁工作的效率越高、配套措施实施情况越好。
其次,在发展的进程上,根据图4中各子系统的指数特征来看,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0.38)要低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0.49),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较生态环境水平稍有滞后,总体属于城镇化滞后型。在各地区层面,各子系统发展程度略有差异,汇总结果见表3。其中,南昌市、新余市、萍乡市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于生态环境水平,在发展上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型;除此之外的鹰潭市、景德镇市、九江市、吉安市、抚州市、赣州市、宜春市、上饶市8个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则低于生态环境水平,在发展上均属于城镇化滞后型。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社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整体水平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推进因而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均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空间范围的扩张与农业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对土地资源等的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城镇生活和环保设施等的不完善均对地区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冲击和现实影响。表3 江西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等级及类型划分 类型 协调类型 协调等级 地区 ULM(城镇化滞后型) 过渡型 Ⅵ 鹰潭、景德镇 Ⅴ 九江 失调衰退型 Ⅳ 吉安、抚州、赣州、宜春 Ⅲ 上饶 ELM(生态环境滞后型) 耦合协调型 Ⅶ 南昌 过渡型 Ⅵ 新余 Ⅴ 萍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及时空格局研究[J]. 王宾,于法稳.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3)
[2]生态足迹视角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杨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6)
[3]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J]. 杜志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6)
[4]西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J]. 高新才,杨芳. 城市问题. 2016(12)
[5]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关系判别及空间类型研究[J]. 任梅,程钰,任建兰. 世界地理研究. 2016(05)
[6]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 崔木花. 经济地理. 2015(07)
[7]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及耦合协调度[J]. 刘艳艳,王少剑. 人文地理. 2015(03)
[8]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 生态学报. 2015(07)
[9]找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J]. 许崇正,焦未然. 改革与战略. 2013(12)
[10]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J]. 陈晓红,万鲁河. 地理科学. 2013(12)
本文编号:3611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61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