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BOT模式及其风险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租房BOT模式及其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与之伴随的是城市“夹心层”群体数量不断增多,该群体对住房的迫切需求与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的供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我国“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措施。然而,从目前各地已经开展的公租房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存在地方财政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公租房建设速度和完工率较低,究其原因,融资约束是制约公租房建设的最大障碍。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建设方式是公租房今后发展的方向。首先,本文在梳理公租房投融资政策现状、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将BOT模式应用于公租房领域,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式在公租房应用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设计了BOT模式的操作思路和具体实施流程,同时对BOT模式下的公租房项目的融资结构、资金回报率、特许期、商业配套比例、政府监管、租金定价等重要参数进行了设计,保证了该模式的可操作性。最后,本文采用风险检查表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公租房BOT模式下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了项目在准备期、建设期、运营期和移交期的各类风险因素;提出运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故障树法分析项目风险因素对项目影响的重要程度;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运营风险和政治风险为该项目最大风险,验证了故障树分析法和AHP-模糊综合判别法相结合的方法对BOT模式下的公租房项目风险评价的可操作性,评估体系的建立和防范措施对其他行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租房 BOT 风险评价 故障树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3
- 1.1.1 研究背景9-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2.3 研究评述17-18
- 1.3 研究目的18
- 1.4 论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本文的技术路线18-21
-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18-19
- 1.4.2 研究内容19
- 1.4.3 技术路线19-21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21-29
- 2.1 公共产品理论21-22
- 2.1.1 公共产品的特点21
- 2.1.2 公共产品的分类21-22
- 2.2 经济学相关理论22-24
- 2.2.1 马歇尔困境22
- 2.2.2 有效竞争理论22
- 2.2.3 有效供给理论22-23
- 2.2.4 纳什均衡理论23-24
- 2.2.5 市场失灵理论24
- 2.3 住房消费和保障理论24-26
- 2.3.1 社会排斥理论24
- 2.3.2 住房过滤理论24-25
- 2.3.3 梯度消费理论25-26
- 2.4 投融资模式理论26-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公租房BOT模式设计29-43
- 3.1 国内外保障房建设及融资模式简介29-34
- 3.1.1 国外保障房融资模式简介29-30
- 3.1.2 国内保障性住房现状30
- 3.1.3 国内公租房建设模式概述30-33
- 3.1.4 政府主导型公租房建设项目资金来源33-34
- 3.2 公租房BOT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34-36
- 3.2.1 公租房BOT模式的必要性34-35
- 3.2.2 公租房BOT模式的可行性35-36
- 3.3 公租房BOT模式的关键问题36-41
- 3.3.1 现金流规模和回报率37
- 3.3.2 租金定价机制和政府政策37-38
- 3.3.3 确定合理的特许经营期38
- 3.3.4 利用商业配套平衡收益38
- 3.3.5 政府监管职能38-39
- 3.3.6 项目融资的资金框架39
- 3.3.7 公租房BOT模式运作流程39-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识别43-49
- 4.1 公租房BOT项目风险的特征43-44
- 4.1.1 风险发生的频率高43
- 4.1.2 风险的承担者具有综合性43
- 4.1.3 风险的损失具有关联性43-44
- 4.2 公租房BOT模式下项目风险因素识别过程44-47
- 4.2.1 项目风险分类方法的选取44-45
- 4.2.2 风险因子识别方法45
- 4.2.3 公租房BOT项目风险概述45-47
- 4.3 本章小结47-49
- 第5章 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49-61
- 5.1 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目的49
- 5.2 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49-52
- 5.2.1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49-50
- 5.2.2 本文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50-52
- 5.3 基于AHP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步骤52-54
- 5.3.1 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52-53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53-54
- 5.4 基于故障树技术的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方法54-60
- 5.4.1 构建故障树55-56
- 5.4.2 确定最小割集56-57
- 5.4.3 计算顶事件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分析57-60
- 5.5 本章小结60-61
- 第6章 实证研究61-75
- 6.1 西安市X公租房概况61-62
- 6.2 建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62
- 6.3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62-66
- 6.4 基于故障树的公租房BOT模式项目风险评价分析66-69
- 6.4.1 求解故障树的最小割集67-68
- 6.4.2 故障树定量分析68-69
- 6.4.3 故障树评价结果69
- 6.5 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故障树分析法结果对比分析69-70
- 6.6 西安市X公租房BOT模式下的风险应对措施70-71
- 6.6.1 租金定价实行“双租金”制,“租补分离”70
- 6.6.2 提高运营阶段收益和管理水平70-71
- 6.6.3 建立健全风险承担机制71
- 6.7 该项目次要风险应对措施71-73
- 6.8 本章小结73-75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75-77
- 7.1 研究结论75-76
- 7.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2
- 附录82-85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赐祥;市场失灵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J];甘肃农业;2004年07期
2 陈灿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效果分析及建议——基于“三市场住房过滤模型”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3 陈伦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REITs融资研究[J];经济论坛;2011年08期
4 李艳霞;孙建华;魏春荣;姜天文;;事故树结构重要度求解方法研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5 赵昱;刘行;徐佳欣;周雷;;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的PFI模式下公租房建设的风险评价方法[J];工程管理学报;2013年01期
6 马庆斌;刘妮娜;;保障性住房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年28期
7 阎凤霞,董玉华,高惠临;故障树分析方法在油气管线方面的应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赵振宇,刘伊生,杨华春;故障树法引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电力;2002年02期
9 马秀玲;;公务员个体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公务员素质调查为例[J];市场研究;2007年07期
10 王程;王大为;;我国廉租房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基于马科维茨模型[J];知识经济;2010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祯妮;PPP融资模式在廉租住房建设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韩林;我国公租房ABS融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唐嘉;BOT模式在保障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孙远平;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5 焦健;建设项目风险控制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宋鹏;长沙城市住房梯度消费及其分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刘姣;西安市商品住房梯度消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周力锋;民间资本参与公共租赁房建设运营的风险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邓敏;公共租赁住房BOT建设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臧崇晓;基于PPP模式的公共租赁住房投融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公租房BOT模式及其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6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