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其就业带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16:37
就业是民众安生立命的根本,对于民众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就业问题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息息相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与就业紧密相连。新疆劳动力分布不均匀,在农村地区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工业和第三产业正与此相反,劳动力缺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其就业带动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进一步了解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就业带动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搜集了大量国内外文献。通过这些资料对于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带动效应的前沿理论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新疆2000-2015相关数据分析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和就业带动效应的现状;计算跟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相关的系数和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新疆第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的就业吸纳潜力;通过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构建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带动效应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带动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研究新疆各地区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综合能力;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新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就业带动效应能力的强弱。研究结论显示:相比于全...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产业与就业理论综述
二、国内第三产业与就业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及就业带动效应概况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历程
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变动分析
二、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变动分析
三、第三产业增长能力变动分析
四、第三产业各行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概述
一、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
二、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第三章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其就业带动效应关系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的潜力分析
一、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分析
二、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分析
三、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分析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带动效应模型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及模型检验
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带动效应协整检验
三、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带动效应误差修正模型
四、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带动效应因果关系检验
第四章 新疆各地州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综合评价
第一节 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各地州就业带动效应综合评价分析
一、因子分析模型及检验
二、各地州就业带动效应综合得分评价
第五章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带动效应分析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各部门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一、各部门直接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二、各部门完全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三、各部门劳动消耗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带动效应
一、基于劳动力投入系数的就业带动效应
二、基于综合就业系数的就业带动效应
三、基于成本费用利税率度量的就业吸纳空间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研究结论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J]. 王喜莎. 新疆社科论坛. 2017(01)
[2]贵州省第三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 杨维. 新经济. 2016(12)
[3]浙江省产业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及其影响因素[J]. 王璐茜.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6(02)
[4]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 景建军. 经济问题. 2016(01)
[5]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基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分析[J]. 卫平,任安然,李健. 经济问题探索. 2015(11)
[6]新常态下河北省就业结构性问题及对高校就业的启示[J]. 杨红瑞,李继娜,田苗.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5(05)
[7]新疆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 奥斯曼·玉散,雪合来提·马合木提. 西北人口. 2015(03)
[8]新疆产业-就业结构相关性及均衡性分析[J]. 慕慧娟,崔光莲.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1)
[9]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研究——基于结构偏离度视角[J]. 高建丽,张同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11)
[10]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J]. 卢新新,史灵歌.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我国第三产业及内部结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D]. 李元.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关于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实证分析[D]. 高迪.曲阜师范大学 2017
[2]新疆工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D]. 钟帅.新疆财经大学 2016
[3]西藏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 胡丹丹.西藏大学 2016
[4]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 熊丽娜.云南财经大学 2015
[5]贵州省第三产业增长的就业效应及就业趋势研究[D]. 黄滢.贵州大学 2015
[6]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D]. 周宝静.山东大学 2013
[7]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 胡磊.西北师范大学 2013
[8]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相关问题研究[D]. 李晓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9]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元.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0]重庆市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绍宥.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9983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产业与就业理论综述
二、国内第三产业与就业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及就业带动效应概况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历程
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变动分析
二、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变动分析
三、第三产业增长能力变动分析
四、第三产业各行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概述
一、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
二、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第三章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其就业带动效应关系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的潜力分析
一、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分析
二、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分析
三、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分析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带动效应模型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及模型检验
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带动效应协整检验
三、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带动效应误差修正模型
四、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带动效应因果关系检验
第四章 新疆各地州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综合评价
第一节 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各地州就业带动效应综合评价分析
一、因子分析模型及检验
二、各地州就业带动效应综合得分评价
第五章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带动效应分析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各部门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一、各部门直接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二、各部门完全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三、各部门劳动消耗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带动效应
一、基于劳动力投入系数的就业带动效应
二、基于综合就业系数的就业带动效应
三、基于成本费用利税率度量的就业吸纳空间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
第一节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研究结论
第二节 新疆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J]. 王喜莎. 新疆社科论坛. 2017(01)
[2]贵州省第三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 杨维. 新经济. 2016(12)
[3]浙江省产业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及其影响因素[J]. 王璐茜.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6(02)
[4]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 景建军. 经济问题. 2016(01)
[5]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基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分析[J]. 卫平,任安然,李健. 经济问题探索. 2015(11)
[6]新常态下河北省就业结构性问题及对高校就业的启示[J]. 杨红瑞,李继娜,田苗.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5(05)
[7]新疆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 奥斯曼·玉散,雪合来提·马合木提. 西北人口. 2015(03)
[8]新疆产业-就业结构相关性及均衡性分析[J]. 慕慧娟,崔光莲.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1)
[9]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研究——基于结构偏离度视角[J]. 高建丽,张同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11)
[10]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J]. 卢新新,史灵歌.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我国第三产业及内部结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D]. 李元.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关于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实证分析[D]. 高迪.曲阜师范大学 2017
[2]新疆工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D]. 钟帅.新疆财经大学 2016
[3]西藏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 胡丹丹.西藏大学 2016
[4]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 熊丽娜.云南财经大学 2015
[5]贵州省第三产业增长的就业效应及就业趋势研究[D]. 黄滢.贵州大学 2015
[6]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D]. 周宝静.山东大学 2013
[7]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 胡磊.西北师范大学 2013
[8]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相关问题研究[D]. 李晓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9]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元.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0]重庆市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绍宥.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9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68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