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产业转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09 21:25

  本文关键词:产业转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选取1993~2013年安徽省的人口流动以及三大产业产值的数据,将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加以综合运用来分析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大产业与人口流动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并且第二、三产业是人口流动的格兰杰原因,由此表明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省外转移减少,这为中部地区能够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寻找突破口。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人口流动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Granger检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KA110161)
【分类号】:F127;F249.27
【正文快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从广义上说,陈建军[1]指出,产业转移是在市场经济中,当产品需求或资源供给发生变化后,企业自发的把一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转移的经济行为。从狭义上看,陈刚[2]指出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部分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孙瑜;;论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成本上升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3 田雪原;;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与工资率走势[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4 乔丽博;;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刘易斯拐点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5 汤凤林;甘行琼;;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6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陈晨;;我国城乡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辨析及延伸探讨——基于湖北省村镇调研的城乡二元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11期

8 赵宇鸾;李秀彬;辛良杰;郝海广;;华北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驱动机制——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9 徐刘芬;应瑞瑶;;“刘易斯转折点”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适用性探讨——基于古典与新古典视角的比较分析[J];东岳论丛;2012年02期

10 鲁华清;;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方向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王玉龙;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金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谭寒;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及原因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晴;人口年龄结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贾修斌;人力资本在西部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9 赵敏娜;刘易斯拐点下的我国税收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俊皓;我国民工荒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学军;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2年03期

2 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年12期

3 蔡f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忠金;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与展望[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晓英;;关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年07期

3 莫扶民;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4 薛和生;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两难境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黄卫;;关于劳动力流动问题几个理论观点简述[J];理论月刊;1986年05期

6 陈英鸿;;劳动力流动规律及其社会实现形式[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7 冯兰瑞;顾榴珍;;劳动力流动及其调节机制[J];江苏社联通讯;1987年01期

8 张载明;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学术界;1988年04期

9 董国楹,陈迪桂;试论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进一步转换[J];江淮论坛;1992年03期

10 王军;劳动力流动规律刍议[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劳动力流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2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焦斌龙;孙晓芳;;自主性流动:我国劳动力流动新阶段[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4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小鲁;;区域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一鸣;李萍;;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经济收入差距变迁——一个动态化模型及其在中国的检验与修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燕凌;;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解释——基于35个村庄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玉军;李秀彬;郝海广;;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撂荒的影响——一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玉芬 王红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1年

2 余桔云;促进劳动力流动必须完美社会保障[N];经理日报;2004年

3 高岩辉 刘科伟 张晓露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劳动力流动迁移理论的主要流派[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肖卫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张小溪;美国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减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N];甘肃日报;2005年

7 张镝 作者单位 鞍钢党校;劳动力流动分析[N];鞍山日报 ;2005年

8 本报记者 裴建素;探求劳动力流动新趋向[N];石家庄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祝振强;劳动力流动呼唤就业质量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宋蕾邋王羚;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马少晔;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再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黄敦平;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乾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发展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8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琛虹;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务工女性之权益保障[D];复旦大学;2014年

2 张斗星;我国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09年

3 肖振兴;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马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饶e

本文编号:43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3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