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城镇化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旅游城镇化研究进展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镇化,旅游城镇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对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内涵、驱动因素、特征与影响进行研究对比与综合评述。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系统回顾,展示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研究价值,辨明旅游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在当前中国旅游城镇化的消费特征、社会阶层、主客关系、身份认同、城市与文化表征亟需深入探索与案例研究的背景下,国外有关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的旅游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概念 特征 影响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基地项目(2013SZJD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156)
【分类号】:F591;F299.1
【正文快照】: 1引言城镇化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十五”计划首次将“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城镇化作为中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是中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过剩背景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慧;朱斌斌;;湖北省旅游服务业与增进就业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7期
2 何金菊;杨定华;;自由化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李永宠;;论旅游服务业[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4 王新祝;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设想──世界级旅游品牌[J];浦东开发;2000年07期
5 唐俊雅;从福州市民对旅游服务业的认知谈本地旅游市场的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郭荣朝;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8 周娜;;湖南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9 周永博,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宋柏松 ,刘荣增 ,张志杰;围绕增强“六个力”促进旅游大发展[J];河南科技;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显;;关于河南“旅游立省”问题之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周哲;洪国志;;对等开放,深化粤港旅游合作[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3 申葆嘉;;“战略与学术”:旅游发展的共同使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志英;叶岱夫;;区域旅游中人地互感景观的理论与实践[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宇;刘敏;吴泰岳;谭家伦;刘建国;;通州区京郊旅游发展报告[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6 蒋洪南;;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标准化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维;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9 李阳;;后十二运时代,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服务业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周旭霞;;旅游业的拓展方向: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夏亮;长沙欲成国内首个现代旅游服务业城市[N];湖南日报;2011年
2 田文杰;我市召开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组会议[N];晋中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佳宁;推进全市文化旅游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N];承德日报;2012年
4 特派记者 王芬兰;狮城经验助力苏州滨湖旅游服务业[N];苏州日报;2013年
5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形象贸易”,演绎江苏旅游别样天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安阳市旅游局局长 张建国;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实现旅游工作新突破[N];安阳日报;2007年
7 ;借鉴外地经验 强力开发旅游三产服务业[N];洛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李涵颖;做好旅游市场恢复重建工作 努力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乔木邋河北记者站 李勇;河北红色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助推器”[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苏州旅游从“园林清唱”到“城市合唱”[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4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马晓龙;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中山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亚雄;明清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朱昌茂;旅游影响下和顺侨乡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素梅;产业融合背景下复合型旅游业态竞争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金阳;明代中晚期文士旅游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维超;台儿庄古城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吴挺可;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地产化倾向规划控制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柴爽;《上海市旅游条例》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代敏;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甲居藏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德山;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及支持行为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马创;旅游投资及旅游投资扶贫效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7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0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