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福建省乡村发展与农村经济聚集耦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01:34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乡村发展与农村经济聚集耦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性 区位商 城镇化 村镇 福建省


【摘要】: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关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沿海农村发展和趋势,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的乡村性从2000年到2010年略有降低,并呈现从东南到西北增加的空间格局。本研究同时构建了区位商及其变化趋势的综合指标辨析农村经济聚集区及其动态发展特征。农村经济呈现明显的区位特征和聚集特征,非农产业聚集区出现在乡村性较弱但经济最为发达的东南地区。福建省西部和北部农村出现了非农产业新兴区和农业聚集区,区域内农业优势变化的驱动力较强。非农产业成熟区和新兴区是福建省的主体区域。传统农业区的空间比例最小,且呈现稳态的发展轨迹,转变的驱动力较小。乡村性与区位商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但是不同农村经济聚集区的乡村性和区位商的耦合程度具有多样性。农村的非农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新的农村类型。本文最后讨论了福建省县域尺度的农村发展和趋势,并对村镇这种新的农村形态的形成与聚集区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明确了不同形态的农村的发展区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实现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乡村性 区位商 城镇化 村镇 福建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21,4120115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UEQN201302)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2013R0104)~~
【分类号】:F327;F299.21
【正文快照】: 1引言城市与农村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始终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广泛研究和讨论。在人类定居点的基础上出现了农村聚落。稳定的农村形式为人类的繁衍、营养和防卫提供最大的便利条件,具有小型城市的特征[1]。早期的城市脱胎于农村,由于农业生产过剩产生了社会分工和交易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菁;制度变迁·小城镇发展·中国城市化[J];城市规划;2001年08期

2 贺灿飞;潘峰华;;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3 杨友孝,蔡运龙;中国农村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估——SEEA方法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4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5 王铮;李刚强;谢书玲;杨念;闫丹;;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6 龙花楼;刘彦随;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年04期

7 孟广文;Hans Gebhardt;;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8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年04期

9 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10 鲁莎莎;关兴良;刘彦随;贺超;;农业地域类型的识别及其演进特征——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恒;;城郊村镇的规划与开发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2 陈晓华,华波,周显祥,张婷;中国乡村社区地理学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3 周志仪;江婉平;;小城镇的生态设计探讨——以江西崇仁县马鞍镇总体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4 张婧;朱国伟;姚海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绿色GDP核算——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5 尧德明;陈玉福;张富刚;刘彦随;黄朝明;;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指标分解中的应用——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6 汤澍;陈智博;丁蕾;周章;;基于乡村旅游多元影响效应的花卉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阎建苹;陈玉福;;鲁西北传统农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德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许颜杰;马维鸽;;民国以来的乡村发展理论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9 董志文;张萍;;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热点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10 汪波;;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冷思考——以湖北曾店镇大汪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江浩;杨志;;统筹背景下的苏南乡镇空间重构——以吴江震泽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晓霞;;基于乡村规划转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个案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凯峰;;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昆明市产业发展战略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褚艳玲;武剑锋;;绿色GDP研究的回顾与前瞻[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6 吴小根;陈智博;宋福临;;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丽华;林善浪;;我国软件产业集聚现状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城市数据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蔡运龙;李军;;如何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刘滨谊;陈威;;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专辑[C];2001年

10 李苑;孙慧;李小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新疆能源产业战略选择[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云峰;西部地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研究:产业组织的视角[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占贞;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瑞波;生命周期条件下水资源增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舒波;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谢芳;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10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冬梅;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人才需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玮;“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雪如;杭州双桥区块乡村“整体统一·自主建造”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林敏;就地城镇化视角下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可武;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吉京;张谷英村社区参与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颖;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成本计量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吕达仁;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探讨[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熙鹏;新农村规划中的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之祥;长江三角洲的农村经济特点与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2 赵燕青;战略与选择:中国城市化道路回顾[J];城市规划;1990年03期

3 赵燕菁;理论与假设——城市化过程中的市场窒息与资源短缺[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4 靳东晓;城市化的过程是土地利用率提高的过程[J];城市规划;1997年04期

5 孟广文;王卓;柳海岩;秦楠;;东丽湖民俗公园规划建设研究[J];城市;2009年03期

6 王伟强;丁国胜;;中国乡村建设实验演变及其特征考察[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2期

7 徐陈华;何伦志;;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6年11期

8 刘慧;我国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9 贺灿飞;刘洋;;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10 梁国付;田莉;丁圣彦;;城市化过程中开封市郊区农业景观变化过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强;;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精英治理模式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汪惠萍;章锦河;王玉玲;;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2期

3 何方永;;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乡村性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为例[J];特区经济;2009年07期

4 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5 李孝坤;王述维;;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乡村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1期

6 郑文俊;;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实证研究——以广西柳州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7 杨绮清;;基于县域尺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4期

8 周艳兵;郝星耀;刘玉;郜允兵;任艳敏;;河南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4期

9 李开宇;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年06期

10 张荣天;;转型期长江三角洲乡村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翁才银;杨庆媛;;三峡库区乡村性评价初步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省旅游局 于凤贵;关于科学发展山东乡村旅游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4年

2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田艳平 胡传龙;农家乐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绮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小英;“农家乐”旅游发展对地方审美文化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2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82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