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359个高铁站点到城区可达性的定量测算,结合文献分析法,从可达性提升、站点周边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三方面解析高铁站点的建设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Levinson的基于西方高铁可达性的结论对于我国高铁来说不完全符合:大城市获得了更好的"相对可达性",但部分中小城市并没有获得"绝对可达性"的提升,相反甚至导致其可达性低于高铁开通前;在产业转移与产业同质化两大背景下,我国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显著特征,即高铁导致了大城市第三产业的空间极化发展,但对第二产业有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高铁促进了相邻大城市之间的"同城化效应",但尚处于同城化的初始阶段,同时高铁也使巨型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市获得扩散作用的有益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规模 可达性 同城化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SD-5)
【分类号】:F532.3;F299.2
【正文快照】: 高速铁路建设是提高区域与城市可达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自2003年开通第一条高铁以来,我国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到2014年全国高铁建设里程已经超过10 000km,已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网络架构。与此同时,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特别是在不同规模城市可达性的提升、站点周边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伯亭;;高速铁路枢纽对天津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J];城市;2010年04期
2 孟德友;陆玉麒;;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3 蒋海兵;徐建刚;祁毅;;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J];地理学报;2010年10期
4 杨波;;“高铁时代”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2年03期
5 沈陆澄;;厦深高速铁路建设背景下交通枢纽门户建设对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汕头市为例[J];规划师;2011年07期
6 周浩;;高速铁路对余姚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对策[J];工程与建设;2011年04期
7 王缉宪;林辰辉;;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特征的分析思路[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1期
8 贺剑锋;;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可达性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9 吴康;方创琳;赵渺希;陈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10 汪德根;;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岚;张敏;周清;;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与镇江城市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王英杰;魏庆朝;杨勉;;基于分形理论的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可达性等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高永祥;;国际分工演化与我国地区专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4 王斌,袁琳;论竞争性股权结构与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改革中的角色——从“所有者缺位”到“机构投资者补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霞;陈柳钦;;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田霖,徐利君;发展中国家公营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7 刘泰洪;;地方政府竞争的正效应:一个蒂布特模型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单良;武少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辽宁省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王继翔;;产权经济学与国企改制——我们需要怎样的国企改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曹修涛;仇玉凤;;紧抓契机,促进承德旅游产业发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董超;;对同城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陈春阳;孙海林;李学伟;;客运专线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唐小波;西方空间相互作用模型评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陆大道;;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5 张哲;区域分工、专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探讨[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江燕玲;张果;;“1小时经济圈”与重庆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张秋梅;;整体化治理视域下同城化政府合作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5期
9 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10 王昊;龙慧;;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国际商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鹏;刘瑞菊;杨忠振;;基于陆域和空域运输系统的空港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2 刘俊;陆玉麒;;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蒋晓威;曹卫东;罗健;朱胜清;唐云云;;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4 刘贤腾;;空间可达性研究综述[J];城市交通;2007年06期
5 刘俊;陆玉麒;孟德友;;基于不同指标的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6 廖荣;商务密集区可达性设计方法探讨[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唐军;;可达性的悖论与问题的解决——以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7年12期
8 邓羽;蔡建明;杨振山;王昊;;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2期
9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s,
本文编号:792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9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