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最优投资组合规模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内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2年
证券投资基金最优投资组合规模实证研究
李湧
【摘要】:证券投资基金在国内起步较晚,国内最早的证券投资基金出现在1991年,但发展非常迅速,在这短短的20年中,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数量逐年递增,基金类型也不断创新,市值也在不断加大。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是委托具有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专家进行管理和投资运作,并由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充当所募集资金保管人的专业化投资方式,作为一种集合投资理财产品,其越来越受投资者亲睐。虽然基金本身已经进行了分散化的投资,但其还是会带有一定的风险。对于基金的主要持有者——机构投资者,他们所持有的基金数量可能并不是最优的,存在组合规模过大或过小的问题,这对机构投资者而言都是不利的。因此对基金最优组合规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由于国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组合规模研究较少,本文在国内外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签国内外学者对股票投资组合方面的实证研究方法,,构建了标准差的基金组合规模评价模型。由于标准差的评价模型只考虑了风险,本文又创新性的构建了M2指数模型来对基金组合规模进行计算,这样得出的组合规模就综合考虑了风险与收益,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实证部分运用所构建的两个模型,分别对所选取的各种类型的基金进行最优组合规模研究,然后分别得到了每种类型基金的最优组合规模,最后通过将结果与一些机构投资者实际持有的基金规模对比,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的持有确实没有达到最优的规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波平,王大伟,王中玉,冯英浚;国内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2 黄宣武;现代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评价[J];甘肃科技;2005年06期
3 李善民,徐沛;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模型应用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4 施东晖;上海股票市场风险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10期
5 吴世农,韦绍永;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6 冯传清;;基于EVA的投资组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年03期
7 周玮;;风险偏好与投资组合规模选择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24期
8 顾岚,薛继锐,罗立禹,徐悦;中国股市的投资组合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05期
9 戴志辉;赵守国;;投资组合规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6年27期
10 马永开,唐小我;不允许卖空的多因素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竹青;;引入成交量变化率的马柯维茨均值方差模型[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田波平,王大伟,冯英浚;中国股市汽车板块及相关行业风险与收益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文昱;;具有偏好系数允许卖空的投资组合模型解存在的条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周万隆,吴艳;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的遗传算法[J];商业研究;2004年01期
5 林松立,唐旭;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资绩效之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6 刘志远,李翔,冯建芬;中国A股市场截面回报率的决定因素——区分市场涨跌的考察[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7 李敏;何理;;分拆B/M指标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解释力的改进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8 廖士光;;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研究——基于个股特有信息含量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9 赵新娥;;股指期货的中国展望[J];财会月刊;2009年17期
10 “CAPM在我国股市的应用”课题组;论CAPM在我国股市的应用[J];财贸经济;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建国;张辉;田继明;;基于蚁群算法的证券组合投资模型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志平;陈玉娜;;多因子结构下新型MV模型的解析解[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人骥;刘春江;;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政策监管与股市波动[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卢小曼;;上海证券市场CAPM实证检验[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咏梅;王劲松;;开放基金Beta系数及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匹配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吕长江;赵岩;;第三十七章 中国证券市场中β系数的存在性及其相关特性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7 王咏梅;王劲松;;开放基金Beta系数及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匹配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云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寻;中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廖静池;中国股票市场停复牌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徐宁;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8 付云鹏;基于模糊理论的组合投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晏国菀;经济增长、房地产业发展及宏观调控[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黄庆华;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财务治理和企业战略转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丹;XX公司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组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锋;上证A股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超;我国商业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焦文静;风险—收益关系与绩差基金业绩持续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马伟骅;我国创业板市场系统性风险状况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颖;我国上市公司系统风险与会计变量的关联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刘通;我国QDⅡ投资风险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林立子;托宾q值对我国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丛欣伟;中国股市β系数预测方法的实证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锐;具有交易费用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宣武;现代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评价[J];甘肃科技;2005年06期
2 张一弛;沪、深股市有效资产组合的实证研究:1994-1996[J];经济科学;1997年05期
3 李善民,徐沛;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模型应用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4 吴世农,陈斌;风险度量方法与金融资产配置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5 施东晖;上海股票市场风险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10期
6 吴世农,韦绍永;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7 戴玉林;;马科维兹模型的分析与评价[J];金融研究;1991年09期
8 邹长贵,欧阳植;证券组合有效性研究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05期
9 郭存芝;现代证券组合投资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10 史代敏;沪深股票市场风险变异性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股市格言[J];理论学刊;1992年04期
2 张国强;《证券投资学》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系统的建设[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3 ;投资辞典[J];华东科技;2003年07期
4 盖永光;;国债回购风险的反思和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彭文洁;;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6期
6 魏景义;;浅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7期
7 王冰冰;;行业分析、MACD指标分析的结合应用与实践应用[J];魅力中国;2010年12期
8 冯宗宪;;中国证券投资评估研究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1992年04期
9 李怡麟;;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J];国际商务研究;1992年03期
10 ;中国金融证券投资信息网开通[J];科技潮;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战篪;;基于管理者短视的上市公司证券投资动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陆静;;运用随机控制准则进行证券投资[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王景;张邦礼;曹长修;唐小我;;多元组合证券投资中的模糊决策[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吴战篪;李素银;;管理者自利与短视行为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的角度[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晓川;吴文江;;组合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6 杨转玲;陈希镇;;风险修正下的证券组合选择模型[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开仲;;证券投资风险的规律研究——模糊错误逻辑分解转化联结词研究[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8 朱宁;李兵;李建军;;聚类分析在股票成长性分析中应用[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海龙;郑春;付涛;;基于随机控制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高立新;张爱文;;证券投资中的单复利比较与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庹晓骅;[N];东方早报;2005年
2 华夏证券研究所 殷亦峰;[N];市场报;2001年
3 陈红;[N];金融时报;2006年
4 记者 周翀;[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朱成碧;[N];证券时报;2007年
6 陆洲;[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龙昊;[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麦文;[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钟爱军;[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10 陈华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罗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刘月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及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孟东晓;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吴伟;证券投资基金法律问题及其跨国活动法律监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石长江;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及基金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杨晓军;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信息披露与制度安排[D];厦门大学;2002年
9 王晓国;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川;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杨选利;公司价值增长能力指标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3年
3 韩永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宋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5 金晓静;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罗怀熙;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袁蓉;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D];湖南大学;2002年
8 陈国武;证券投资风险的VAR测评及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蒋旭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及实证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10 曾春;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国内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与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4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