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商业众筹项目股权分层设置与治理机制

发布时间:2018-04-25 09:00

  本文选题:股权众筹 + 企业治理 ; 参考:《企业经济》2017年01期


【摘要】:股权众筹项目具有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治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兼具人合公司治理模式和资合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参与主体要素投入方式和投入结构复杂、融资信息的广泛传播与项目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投资的高风险与对众筹项目治理的弱参与、项目融资的低成本与项目责任软约束、项目治理创新与监管缺失等。根据众筹项目股东的行为特征,可以对股权众筹项目进行股权分层设置,股权的层级包括控制人股、管理人股、普通股、优先股。在项目治理规制上要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兼顾投融资双方以及项目和相关第三方之间的合理诉求,在权利义务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上应该吸收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的治理优势。
[Abstract]:The equity crowdfunding project has different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fro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which mainly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and the input mode and structure of the main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are complex. The widespread dissemination of financing information and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participants, the high risk of investors' investment and weak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crowdfunding projects, the low cost of project financing and the soft constraints of project responsibility, the lack of innov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project governance, etc.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crowdfunding projec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controlling stock, manager stock, common stock and preferred stock. In the regulation of project governance, it should be more open, inclusive and flexib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 both partie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project and related third par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the advantages of partnership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hould be absorbed.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与监管研究”(项目编号:14ZDA043) 商务部重点研究课题“新兴金融业态绿色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SWBZD02)
【分类号】:F724.6;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勇;美国公司治理模式面临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06期

2 胡艳霞;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J];山东审计;2002年09期

3 杨伟文,邓向华;西方典型公司治理模式对国企改制的启示[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朱杏珍;三种公司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贾生华,陈宏辉;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6 张松,刘雨萌;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失效的诠释[J];管理现代化;2003年01期

7 郭晓勋;三种典型公司治理模式之比较及发展趋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8 宋增基,李春红,樊澎涛;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6期

9 田永峰 ,冯启凤;公司治理模式的非普适性与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樊小勇;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林;;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影响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孙树立;;西方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变及我国的选择[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陶学禹;;日本、德国、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4 于潇;;美日公司治理模式差异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饶海琴;;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项卫星;王达;;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的公司治理模式分析[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丹;李强;;市场控制型与关系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成因比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张晓欢;吴昊;;我国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模式初探[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世云;;伦理视角下的中国公司治理的演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席酉民;吴淑琨;;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系统化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新屏;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出了什么毛病?[N];经济日报;2002年

2 崔仙玉;世界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对中国公司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王新屏;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出了什么毛病?[N];发展导报;2002年

4 明东;国企公司治理模式探讨[N];首都建设报;2012年

5 记者 刘琼;“积极股东”影响决策 多元制衡的公司治理模式开启[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王巍;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真是灵丹妙药么[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管益忻;从单体公司到复合体公司治理的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王夏;保险公司治理模式比较[N];中国保险报;2010年

9 苣芳;世上没有最佳的单一公司治理模式[N];中国石油报;2001年

10 欧永生;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析[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蓉;股份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卢山;东亚地区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彤;基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晓娣;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高建明;基于实际控制权结构的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孙光焰;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车汉澍;东亚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胡豪;基于企业产权关系分析的权变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承娜;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亓金卫;公司治理模式发展趋势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3 范译文;公司治理模式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古光阳;福建银泰汇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治理模式的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朱春华;论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与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宋帮俊;公司治理模式趋同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洪臣;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D];河北大学;2007年

8 郭欢;中小板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徐磊;公司治理模式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胡为民;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0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800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0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