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2:02

  本文关键词: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历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后,整个全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放缓的局面。而此时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国内的一定的经济增长率,稳定国内的经济,纷纷开始对制造业,这个对国内经济的贡献举足轻重的行业,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制造业更是命脉行业,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加不可忽视。此时全球的制造业就需要面临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局面。但是在我国,鉴于制造业的资产重组起步比较晚,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尚欠成熟,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所以研究我国制造业的资产重组问题,刻不容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定位于我国制造业,选取2010年沪深两市发生资产重组的52家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计量软件,采用事件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进行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市场绩效以及财务绩效研究,用重组绩效去衡量重组价值,进而去判断重组行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将84家样本公司按照兼并收购、股权转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四种重组模式分为四类,分别对每种资产重组模式下的样本重组绩效进行研究,最后对四种重组模式下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在我国,制造业资产重组的最优模式选择,为今后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最终得出:从总体来看,重组对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业绩只有短期影响,缺乏长期正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的财务业绩,但是需要经历短暂的调整期。而四种重组模式除股权转让类模式外,其他三种重组模式对样本公司的市场业绩都只具有短期性,缺乏长期正效应。虽然四种重组模式对公司的财务业绩,经过重组后一定时期的整合协调,都能产生一定的正影响,但是股权转让类模式产生正效应的作用力最强,影响最好。所以综合来看对于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来说,股权转让类重组模式是该行业重组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制造业 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 绩效 股权转让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06.7;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7
  • 1.2.1 基于重组的市场绩效研究的事件分析法11-13
  • 1.2.2 基于重组的财务绩效研究的会计分析法13-17
  • 1.3 论文创新点17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关键技术和难点及解决途径19-21
  • 1.5.1 关键技术及难点19-20
  • 1.5.2 拟采取的解决途径和方法20-21
  • 第2章 资产重组的相关概述21-29
  • 2.1 资产重组的定义21-22
  • 2.2 资产重组的理论依据22-23
  • 2.2.1 效率理论22
  • 2.2.2 委托代理理论22-23
  • 2.2.3 闲置现金假说理论23
  • 2.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分析23-24
  • 2.3.1 利用“壳”资源,,间接上市23
  • 2.3.2 某些危机性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的资格23-24
  • 2.3.3 处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24
  • 2.4 资产重组的模式分类24-28
  • 2.4.1 兼并收购25-26
  • 2.4.2 资产剥离26-27
  • 2.4.3 股权转让27
  • 2.4.4 资产置换27-28
  • 2.5 资产重组绩效的界定28-29
  • 第3章 资产重组市场绩效实证分析29-44
  • 3.1 模型的选择分析29
  • 3.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29-30
  • 3.3 事件分析法的过程设计30-32
  • 3.4 事件分析的结果及其分析32-44
  • 3.4.1 对AAR和CAR的显著性检验32-33
  • 3.4.2 基于总体样本股票的AAR和CAR的分析33-35
  • 3.4.3 基于不同重组模式的样本的AAR与CAR的分析35-44
  • 第4章 资产重组的财务绩效分析44-52
  • 4.1 模型的选择分析44-45
  • 4.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的预处理45
  • 4.3 样本数据的主成分分析45-49
  • 4.4 不同重组方式下企业平均业绩的分类比较49-52
  • 第5章 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的结论与建议52-56
  • 5.1 文章结论52-54
  • 5.2 本文相关建议54-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A 2010年样本公司明细表58-59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玲玲;;资产剥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时代金融;2014年24期

2 郭丹丹;;不同重组类型企业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分析[J];商业会计;2012年03期

3 彭卉;李贵友;;钢铁行业重组模式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3期

4 林英法;江忠兰;;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对鲁润股份资产剥离的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02期

5 姚禄仕;李胜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07年29期

6 王晓芳,王刚,李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赵元华,丁忠民;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5期

8 陆玉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分析——2001年沪市A股实证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2 孙银;ST公司重组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谌耒;不同资产重组模式对企业长短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4 王茵;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邢春妮;ST公司不同重组模式对重组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睿;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刘高;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周美卿;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樊利;我国上市公司不同重组方式下的并购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许超;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58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