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20:3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权投资在促进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契合公司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日益彰显,已逐渐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发展壮大的一种有效途径。投资行为的日渐频繁和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企业间的股权投资情况越来越复杂,由此产生的会计核算和列报问题也逐渐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所以,规范对股权投资的核算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在我国,权益法既作为一种日常核算方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又作为一种合并方法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从1992年至2014年,我国财政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法规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除了对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作了更为明确的限定外,对其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也在逐步明晰化和具体化。然而,在这看似“越来越完善”的准则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容小觑的问题。对权益法作为一种日常核算方法的运用,我国理论界一直争议不断,有学者甚至提出,权益法下的记账行为大多缺乏法律依据,其核算结果违背了会计的初衷。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国外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法规中关于权益法的运用进行梳理,结合“会计反映经济实质理论”和“经济后果理论”,指出我国将权益法作为一种日常核算方法对股权投资进行计量时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权益法下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存在无法解释的悖论,将被投资单位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投资方的“资本公积”不合理,权益法下确认的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所提供的信息有违“可靠性”和“谨慎性”等,并以“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其联营企业为例进行论证。在分析权益法存在问题的原因时,引出对权益法本质的探究,经分析后,认为权益法的本质是一种合并方法,不应运用在日常核算中,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个别财务报表废除权益法,改用成本法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核算,设立日常备查簿,对联营、合营企业的净资产变动情况实施动态跟踪;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之外增设“权益法附表”和“合并状况分析表”两份附表,用以进一步披露投资方在联营、合营企业中的权益变动情况。本文探讨了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原因后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股权投资的核算及权益法在实务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文】:

对比图,股利,投资收益,对比图


图 4.1 对龙力生物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可收到的股利对比图通过上图分析可知, 2010 年—2015 年,鲁信创投每年对龙力生物确认的投资收远高于龙力生物宣告发放的股利归属于鲁信创投的部分,特别是在 2010 年和 20鲁信创投确认了巨额的投资收益,但却未从龙力生物获得任何实质性回报。为了进一步论证上述观点,本文将鲁信创投在权益法下对以上三家联营企业确认收益总和,与实际可从这三家联营企业分配得到的股利总和进行对比,如图 4.2

对比图,联营企业,股利,投资收益


图 4.2 对三家联营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可收到的股利汇总对比图通过上图分析可知,,鲁信创投在近几年对这三家联营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都远远高其最终能够分配到的股利,特别是 2010 年和 2011 年确认的投资收益将近 1.2 亿元,在这两年实际能分到的股利还不到 0.3 亿元。由此可见,鲁信创投在权益法下确认的资收益,最终能否从联营企业分得相应的股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具有很大确定性的“投资收益”往往在总的投资收益中乃至净利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样的资收益出现在利润表中,使得企业的净利润中不仅包含了已经真正实现了的利润,还含了未实现的利润,即企业的利润表成了容纳已实现和未实现收益的大容器。此时,润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反映已失去了“真实性”,同时,其向外传达的“过于乐观的”好消息,会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3 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核算确认视同处置收益,有违“如实反映”根据 CAS2(2014),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失去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影响的,对剩余股权应由原来的权益法核算转换为金融资产核算,并将剩余投资的公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栋;;权益法下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分析[J];现代商业;2018年03期

2 黄平;;合并底稿中权益法调整商榷[J];财会通讯;2012年04期

3 季小琴;权益法运用中几个特殊问题会计处理的中外比较[J];湖北财税;2003年01期

4 陈华;有关权益法的认识与评价[J];财会月刊;2002年01期

5 康德彬,何亮;完全权益法刍议[J];会计之友;1998年03期

6 李金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及其会计处理[J];江西财税与会计;1998年05期

7 彭柏林;《权益法下投资损益的会计处理》一文有待商榷[J];财会通讯;1998年01期

8 胡斌;;公认会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 权益法(续)[J];对外经贸财会;1999年06期

9 唐秋明;关于权益法下股票投资核算的几个问题[J];财会月刊;1996年07期

10 王海涛;谈权益法对企业目标行为选择的影响[J];财会月刊;199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杰;;论天然气欠平衡会计问题[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尤小雁;;从上海机场看企业实行新会计准则的难点和盲点[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华;戴德明;徐泓;;质疑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之合理性[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静;李晓燕;;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研究——虚拟权益法调整[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实习生 李彤辉;英拟颁布新版消费者权益法[N];法制日报;2015年

2 本报驻柏林特约记者 李越;德国批准《患者权益法》给予患者更多权利[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湖北 公务员 木须虫;环保法更该是一部权益法[N];长江日报;2014年

4 陈爱飞 厦门大学法学院;英国《消费者权益法》(2015年)评析[N];人民法院报;2015年

5 赵艳玲;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主持人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 袁文辉 丛晓红;权益法应用争议或将解决[N];中国会计报;2012年

7 谭玉林;成本法与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N];财会信报;2010年

8 立农 宏武 洪涛;成本法转权益法 企业如何做账[N];中国税务报;2006年

9 上海市海上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刘晔;医疗欺诈适用“消费者权益法”吗[N];健康报;2016年

10 孟辛;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扬平;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改进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2 张瑜;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张yN;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存废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4 肖凌;合并会计方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5 浦丽静;小型矿山采矿权评估收入权益法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杨洋;友谊股份合并会计处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黄娜;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改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余璇;企业合并的财务效应和动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齐英豪;增股导致投资者股份下降的权益法应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10 柴红艳;企业合营会计问题探索[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8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18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0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