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部分可执行债务契约: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23:44
【摘要】:党的“十九大”将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作为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切实妥善清理地方存量债务,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约束和限额管理,对于地方性潜在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价值。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键在于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举借的收益不稳定的长期债务。2014年的43号文中规定,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不能够继续作为地方政府的进行举债筹资的工具。2017年的50号文则明确规定,我国各金融部门和机构应当合法合规地支持鼓励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市场化融资。因此,解决融资平台债务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到期存量债务及其市场化运营。本文尝试运用动态债务契约,通过再谈判机制进行债务展期,妥善处理到期存量债务;另一方面,通过订立债务契约条款健全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督激励机制,促使地方融资平台积极运作,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从根本上化解地方债务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在部分可执行的债务契约中,均衡状态时的投资波动与不执行和完全执行债务契约均衡时的投资波动显著不同,部分可执行债务契约中的投资力度与产出正相关,这一结论说明,运用最优部分可执行债务契约可以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与其债权人之间建立动态债务关系,从而化解地方债务问题。同时,本文对运用部分可执行债务契约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存量债务及其市场化转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图文】:
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政府债务的如果运作得当的前提是政府要有良好的信用水平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作为保障。但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如举债主体构成多元、债务偿还责任不明晰、到期债务非常结构性风险。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行和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很早是帮政府筹资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企相依或者有名无实,吃,存在管理不规范、操作不透明和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体地方负债的潜在与显现的风险尤为突出。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和偿债责任构成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主体有融资平台公司、国有独资企业或国部门及其附属机构、经费补助的事业单位和自支自收的事业单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占比最大。1.63%11.31%公共事业单位其他单位
图 2-3 2013 年 6 月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情况家审计署。-2)可知,地方政府债务举债主体在 2010 年末构成情比约 47%; 然后是地方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占比居第三位,占比约 17%。而在 2013 年 6 月末全国地中(如图 2-3),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占 37%,,虽,但城市投融资平台依然是最大规模的负债主体。然附属机构居第二位,负债规模占比约 28%,而第三位 16%。尽管这两个时期的举债主体债务占比规模有部地方债务主要举债主体构成没有明显变化,地方融资最高。政府债务的到期分布性债务如果能够长期健康运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质量以及助力地方整体社会的发展等;但若管控不当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12.5
【图文】:
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政府债务的如果运作得当的前提是政府要有良好的信用水平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作为保障。但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如举债主体构成多元、债务偿还责任不明晰、到期债务非常结构性风险。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行和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很早是帮政府筹资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企相依或者有名无实,吃,存在管理不规范、操作不透明和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体地方负债的潜在与显现的风险尤为突出。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和偿债责任构成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主体有融资平台公司、国有独资企业或国部门及其附属机构、经费补助的事业单位和自支自收的事业单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占比最大。1.63%11.31%公共事业单位其他单位
图 2-3 2013 年 6 月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情况家审计署。-2)可知,地方政府债务举债主体在 2010 年末构成情比约 47%; 然后是地方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占比居第三位,占比约 17%。而在 2013 年 6 月末全国地中(如图 2-3),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占 37%,,虽,但城市投融资平台依然是最大规模的负债主体。然附属机构居第二位,负债规模占比约 28%,而第三位 16%。尽管这两个时期的举债主体债务占比规模有部地方债务主要举债主体构成没有明显变化,地方融资最高。政府债务的到期分布性债务如果能够长期健康运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质量以及助力地方整体社会的发展等;但若管控不当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亚琳;莫龙炯;徐鹏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制度根源、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59期
2 成涛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研究——基于地方债管理新政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10期
3 杨飞虎;孟祥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典型模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4 孙东升;陈昊;徐素萍;;经济下行压力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约率的估算[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6期
5 陈志勇;毛晖;张佳希;;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期限错配:风险特征与形成机理[J];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6 李经纬;;新预算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实施背景下的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与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7 邵汝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成因与化解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4年07期
8 睢党臣;李盼;;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财政风险视角下的动态可持续性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龚强;王俊;贾s
本文编号:2618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1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