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港口上市公司IPO溢价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5:42
【摘要】:在世界经济日益繁荣的当代,港口行业对世界经济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基础性产业。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港口行业从“寒冬”之中开始复苏,世界各国向港口和航运业的投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港口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港口企业IPO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大量企业发行新股上市融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新股上市首日的溢价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证券市场的水平。上市首日高溢价的长期存在造成诸多的危害,不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复杂,多年来的各种制度改革都未能解决这一难题,因此,研究这一问题,找出影响新股首日溢价的原因,对于新股发行制度、监管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股票定价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搜集中国A股市场2001-2010年的9家港口上市公司IPO数据,分析我国新股发行上市首日股价溢价影响因素。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为绪论,概括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阐明了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有IPO溢价率的研究成果。第三章IPO溢价率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对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和企业内在价值进行简要的阐述,再对IPO溢价率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第四章计算、分析与实证,主要针对港口上市公司上市首日相关内容进行实证研究,包括:(1)数据及指标的选取;(2)港口上市公司IPO溢价率总体情况分析;(3)2010年进行IPO的三家港口公司IPO溢价率分析。第五章,对前文的分析做出了概括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图文】:

溢价,变动趋势,影响因素


第4章港口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外,我们看到2005年是一个重要分水岭。一方面,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行询价制,在2005年以前发行规模,发行价格等由于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港口上市公司溢价率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变动趋势不甚明晰,发行定价制度是影响两者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2005年进行IPO的港口上市公司只有南京港,且是唯一一家2001一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因此,其溢价率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一定的差别。‘~洲扣护~

融资规模,溢价


第4章港口上市公司实证分析(1)IPO融资规模。本文选取IPO发行总值代表融资规模,发行总值为未剔除发行费用的总发行金额。从图4.2看到发行总值与工P0溢价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在05年之前港口上市公司溢价率波动较小,,这主要是因为05年之前,一方面,港口上市公司本身规模就较大,在2005年以前发行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所以发行价在一级市场上的折价程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2005年前,中国股市还未进入疯狂期,上证综指在1300点左右,特别是05年更是一个熊市,因此二级市场中,股民能获得的规模大的公司的信息相对较多,股民也相对的较为理性,投机分子较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凤岐;董秀良;;我国IPO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2 李强;;全流通时期IPO抑价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3 杨文;;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时盈余管理与上市后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08期

4 王哲;;金融危机后我国新股发行呈现的新特点[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5 汪宜霞;夏新平;;IPO首日超额收益:基于抑价和溢价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4期

6 蒋顺才;蒋永明;胡琦;;不同发行制度下我国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7 韩立岩;伍燕然;;投资者情绪与IPOs之谜——抑价或者溢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8 杜莘,梁洪昀,宋逢明;中国A股市场初始回报率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9 曾亚敏;张俊生;;所有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溢价效应研究——来自IPO收益的证据[J];经济管理;2004年18期

10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投资回报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洪昀;A股一级市场收益特性与一二级市场资金分离性[D];清华大学;2002年

2 赵林茂;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IPO)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俞颖;中国股市IPO收益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毛立军;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曾长虹;股票市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孙自愿;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杨;核准制下新股发行抑价的统计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伟;关于IPO初始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刘鹏;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的行为金融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杨斌;A股首次公开发行初始收益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冉;沪深股市新股上市溢价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李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刘路;中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理论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姜婷;基于不确定性和后市流动性的IPO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锦莉;沪深股市IPO溢价现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李璐阳;中国A股市场IPO长期绩效表现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8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58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