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与风险承担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5:01
【摘要】:近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资产大幅扩张,不少实体企业开始纷纷整合经营活动,转向金融化投资活动,尽管投资收益随着金融市场波动而大幅涨跌。但他们在产业与金融中自由游走,以金融投资的红利来降低经营收益的不确定性。这样一来,面对主业发展受限的困境和金融发展的红利,实体企业渐渐追求金融扩张,获取金融收益,由此主业渐渐被侵蚀,企业承担风险加大。金融活动对经营活动的作用由互补效应渐渐转化为挤出效应,实体经济出现“脱实向虚”趋势。本文选取2011-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的内涵,剖析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具体表现:首先,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与其风险承担之间的关联性,并详细分析二者关系的类型;其次,分析影响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投资与其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最后,探讨不同投资效率的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与其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程度与其风险承担水平之间为“U”型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企业处于非线性关系的右侧;(2)产权性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程度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且非国有企业的金融化投资程度与其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关系显著;(3)杠杆率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程度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低杠杆率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投资程度与其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关系显著;(4)不同投资效率的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程度与其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而且投资效率过低的实体企业,其金融化投资程度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显著。因此,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如下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实体企业可适当进行金融化投资,但应在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中合理配置并合理利用资本,实现二者的整合和互补;二是实体企业应重视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三是政府部门需做好顶层设计以扭转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引导实体企业进行良性化金融化投资,加强风险监控和评估管理,防止实体企业主业经营空心化。
【图文】:

金融化,实体企业,描述性统计


3.82%逦3.66%逦3.64%逦2.19%逦2.89%逦3.34%逡逑注:上表所列示的上市公司数据不包含金融、保险类企业。逡逑结合图5.1所描述的金融化投资实体企业数量,存在金融化投资的实体企逡逑业数占上市公司总数绝大多数,比例高达93%,甚至97%,说明实体企业金融逡逑化投资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且近两年实体企业有着更高的金融化投资热度;逡逑从趋势上可以看出,近6年来存在金融化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多,金融化投资程逡逑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2013年出现金融化投资的企业数量最低逡逑值。从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的程度来看,,近6年亦呈现出“U”型变化;与其他金逡逑融资产相比,金融化货币资金占比最大,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货币资金未得到有逡逑效周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在2014年同比大幅增长,随后呈现增长趋势,逡逑而长期股权投资在2014年同比下降较多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F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波;;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企业的“金融化”倾向及对策[J];中国物价;2015年08期

2 宋军;陆e

本文编号:2682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82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