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新三板分层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2:00
【摘要】:2013年12月新三板“扩容”,已成为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因为准入门槛较低,自扩容以来,使得大量企业涌入,挂牌企业猛烈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至2016年间,挂牌公司数量分别以三倍、二倍以及一倍的速度增长,至2017年底达到11630家,占股权市场全部上市/挂牌企业数量的13.02%。随着挂牌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之间良莠不齐,差距也较大,不仅给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带来苦难,也极大地增加了监管层管理的难度。再加上企业之间发展状况、融资方式、股权结构、内部结构等不一致,使得交易十分繁琐不便。2016年5月监管层推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但是分层标准及维持标准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运行后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在2017年12月22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简称《分层管理办法》)推出,对《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调整。基于此背景,本文希望通过法律理论分析并结合市场实践,提出自己研究的核心法律问题,即重构新三板分层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应该划分为几个层级?每个层级的法律定位是什么?又是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划分?以及分层制度重构后,其他配套制度如何构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将新三板划分为三层,从高到低分别为创新层、中间层、基础层。具体到分层标准,是采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标准”作为分层的标准,但是每个层次的侧重点不一样。创新层以财务标准为主要标准,辅之以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标准。而中间层以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为主要标准,以财务标准为辅。同时针对相关配套制度提出完善的法律建议。如实施差异化的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转层与退出制度,并降低投资者门槛,加强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建议。为研究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章是新三板分层制度探析。本章首先对新三板分层背景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谈及分层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分层制度施行的效果。指出分层实施后,制约新三板发展的根本问题依旧是流动性匮乏,且基础层发展困境难解。第二章是对新三板分层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针对第一章分层制度施行效果不如预期的现象进行原因解读,指出新三板分层标准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新的分层标准有违市场发展现状;偏重财务指标,对流动性指标关注不足;缺乏对基础层的法律定位等。同时指出新三板分层制度法律部门归属存疑,笔者倾向于经济法属性,认为在构建分层制度时应对配套制度完善。第三章是域外分层制度经验借鉴。主要介绍美国NASDAQ市场以及日本JASDAQ市场的分层制度经验。给新三板再分层的逻辑思路、如何进行法律定位和分层标准提供借鉴意义。第四章是新三板分层法律制度重构。从法律角度对于新三板依据何种标准分层以及分层后对于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提出法律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慧敏;;美国证券市场分层结构功能与借鉴[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帅;新三板分层法律制度构建[D];深圳大学;2017年

2 肖涛涛;我国新三板分层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3 荆新瑜;我国新三板分层制度及国际借鉴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佘俊;我国新三板市场分层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90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90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