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1:34
【摘要】:在股指期货市场制度建设中,合理设置保证金水平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的设置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2005年1月5日至2010年4月15日1279个交易日的股指收益率作为样本,通过股指与仿真期指日收益率的趋势对比,得出股指可以代替期指的结论。通过对全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正态性检验,得到其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尖峰厚尾”特征的结论。通过基于极值理论改进的Hill及’VaR-x估计法分别求解既定违约率下的保证金水平,并在回溯检验中进一步研究不同违约率下的保证金水平,最后对两种方法做优劣对比。得到的结论是:在违约率为0.01的假定下,Hill和VaR-x估计法求得的全样本保证金水平都能较好地涵盖相应的价格波动。其中Hill估计法适用的违约率区间为[0.01,0.022],相应保证金水平为5.835%。该方法涵盖率较高,稳定性好,但需要大样本支持,适合违约率较低的投资环境。而VaR-x估计法适用的违约率区间为[0.01,0.03],相应保证金水平为5.334%。涵盖率略低,但计算通用性好。本文结合两种非参数估计法的优点给出保证金水平设置的建议。另外,本文对非极值方法EWMA、GARCH、G-H分布进行实证,比较得到极值方法在稳定性和涵盖率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本文认为极值理论方法在保证金水平设置中稳健有效,对国内的股指期货市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832.51
【图文】:

分布形态,违约率,保证金,股指期货


AAGARCHHH法 法 法法 法法法 法 法图1研究框架图1.4创新点及可行性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了实证和检验,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第一次研究非参数估计法的违约率与保证金水平的关系。得到改进的Hin估计法适用的违约率的适合区间、下降区间和零区间;、乞R一x估计法适用的违约率区间。(2)对非参数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做了详细的分析及优劣比较。(3)第一次提出根据违约率范围,结合两种非参数方法发挥各自优势规避各自劣势设置保证金水平,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保证金水平设置的科学性。对于本文的可行性,主观条件上,笔者对证券比较感兴趣,而且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客观条件上,沪深两市提供了实验所需的股指期货产品数据,国外学者总结出了很多适用的理论和方法。1.5术语说明(l)指数收益率尺:当天收盘价月与前一天收盘价月_,之比的自然对数。(2)偏度 (skewness)[22]:描述某变量的所有变量值分布形态偏斜程度及方向的统计量。

收益率曲线,股票指数,交易日,期指


天数(20()6一1一5起)图3沪深300仿真期指100个交易日收益率曲线图经对图2和图3进行比较,易知沪深300股指收益率与沪深300仿真期指收益率在相同的时间区域的曲线趋势图基本一致。沪深300股指与仿真期指收益率的按拟合程度很高,故我们认为宋曦口6](2006)的研究是合理的,即在进行沪深300期指分析时,可以采用其股指数据进行分析。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可靠,我们在使用沪深300股指数据求解保证金水平的实证研究中时,将加大样本量进行分析。于是,我们采集第二组数据样本是沪深300股指数据从2005年1月5日到2010年4月15日(即至股指期货推出前一天)共1279个有效全样本,并运用第二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及求解保证金水平。其中

正态性假设,离群值,样本,图形


从正态分布假设,可以采用专门用于评估正态性假设的图形—Q一Q图来检验。当图形上的各点离一条直线很近时,可以认为是服从正态分布,反之则不是。给出日收益率的Q一Q图如图4所示。NormalQ一 QPlotof折数收益率一 ODS000D刀 501DObse份 edVa!Uelee叫l副l叫叫碎﨏﨑日 DODnlan,>1.三﨎 P4uJ2dauax0图4指数收益率的Q一Q图从图4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数据分布在直线上,但是仍存在不少离群值,这是因为样本有尖峰性质。为了进一步刻画尖峰的程度,画出样本直方图与正态分布拟合的对比图,如图5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敏;蔡霞;;基于Bayes统计推断的极值风险测度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2 潘磊;杜金泉;;基于极值理论的巨灾债券定价[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3 江红莉;何建敏;庄亚明;;基于GARCH-EVT-Copula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风险测度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4 孙文;孙秋碧;;Copula相关理论在金融分析中的风险度量[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林宇;黄登仕;魏宇;;胖尾分布及长记忆下的动态EVT-VaR测度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6 江红莉;何建敏;;基于Pair-Copula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风险测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8期

7 王晓辉;庄亮亮;;极值理论下的香港汇丰控股VaR实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6期

8 崔海蓉;何建敏;胡小平;;FIEGARCH-EVT-ES风险测度及在期货市场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刘少华;张宗成;;基于POT-Copula模型的我国期货套利组合风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10 刘小康;谷洪波;;农业自然(巨灾)风险度量的数理方法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仕全;周国华;杨柳;张渊;;南京过去100年极端日降水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戴昌军;胡健伟;孙浩;;基于极值理论的两变量水文分析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强;叶旭刚;祝佳;;VaR模型的计算及应用[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4 解强;;极值理论在巨灾损失拟合中的应用[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5 曹中;陶爱元;沈学桢;;中外股指收益VAR和ES的对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张小艳;孙爱军;;小麦期货风险监控模型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莉萍;代伟;齐莹;;防洪设计水位推算新模型[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于红香;刘小茂;;SV-M模型下VaR和ES估计的极值方法[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李建平;高丽君;徐伟宣;陈建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汪青松;钟波;;利用Bayes估计计算金融风险值VaR[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文辉;中金所首降仿真交易保证金比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听雨;国际期银上演“过山车”[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水皮;加息或者不加息是个问题[N];华夏时报;2011年

4 罗文辉;仿真交易保证金水平微调测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黄杰;行情震荡风险凸显 股指期货酝酿提高保证金[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记者 董科;风控交流群里静悄悄[N];期货日报;2011年

7 记者 汪睛波;不破“金”身梦碎:黄金何成“烫手山芋”?[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乾坤期货 王定红;关于股指期货保证金收取标准的思考[N];期货日报;2006年

9 广州万隆;政策还会不会救市?[N];证券时报;2008年

10 万勇;保证金率新高让期货公司陷入两难[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相贤;基于极值理论的金融资产配置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韩正强;突发事件应急过程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纪比拉;基于极值理论的国际权益资产组合下侧风险测量[D];天津大学;2005年

4 刘存柱;石油市场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吴飞;个旧锡矿区地质数据的极值分布和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王志强;波动、相关与最优套期保值[D];天津大学;2007年

7 楼迎军;我国期货价格行为与市场稳定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邓兰松;基于EVT的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的VaR与CVaR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梁朝晖;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何腊梅;决策融合算法与极值指数的Pickands型估计[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曼琪;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设置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宁洪阳;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与极值理论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唐晨;基于MCMC极值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风险度量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0年

4 王守全;基于复合极值理论与故障树技术的脆弱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沈立晓;基于极值理论的VaR及其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黄建创;基于极值理论的巨灾债券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琳;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价值(VaR)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王崇;VaR在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杨智勤;风险值VaR的极值估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付连军;极值理论与商业银行重大损失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6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46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1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