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5:26
【摘要】: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战略的推出,我国政府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住坏境作为工作的中心,而地方政府也因此肩负着更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城市、经营城市、发展城市的重任。但是,伴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分税制改革所导致的地方政府财力锐减的问题日益显现,资金短缺成了中国地方政府运行的一大“瓶颈”问题。为突破建设所需资金瓶颈和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债的法律障碍,地方政府开创了变相的融资渠道——地方融资平台,从此地方融资平台应运而生。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配合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兴建了大量的地方融资平台,其为完成中央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管理、运作不够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出现了严重的债务风险问题,政界已逐渐意识到其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关防范风险的措施。本文在对前期学者研究成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财政学的公共产品和公债理论等,对地方融资平台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通过剥离分析大量的统计数据来透视地方融资平台所存在的债务问题和风险;然后建立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风险控制模型;研究如何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和运作,以防范债务风险。从地方融资平台自身层面、平台投资项目层面、监管机构层面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效化解和防范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为我国政府解决当前棘手的问题提供了依据。因此本文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稳步快速复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12.5
【图文】:

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融资平台


图2一2地方政府收入占中央政府收入的比例[23]由于我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文件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一方面受到法律的强制约束,另一面又苦于严重的财力不支导致赤字,因此地方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径,形成地方政府自己的融资体系,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投融资体制创新,相继建立了一些属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将原来属于财政拨款的项目拿到银行去贷款融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于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此应运而生。由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速度快、规模大而且规避了现行预算法,因此很快成为地方政府的“新宠”,地方融资平台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2.地方政府官员的利己行为与投资欲望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理论,政府也是理性经纪人。虽然是受雇于国家但是却有为自身谋求发展的欲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为谋求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在任期间迅速做出政绩,都盲目追求以GDP最大化增长为最终目标,这就导致地方政府的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偏离。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不仅仅只是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焦菲;;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年S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龙;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与化解[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法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2 刘畅;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焦菲;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4 温连青;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及其防范[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3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83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