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风险态度和城市家庭股市参与
发布时间:2020-08-12 02:21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了中国城市家庭消费金融调查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研究社会交往和风险态度对城市家庭股市参与的影响。对于社会交往,本文构造了以“是否有亲朋好友在投资行业工作”衡量的社会交往内生互动机制以及“礼金支出比例”和“理财信息来源”衡量的一般社会交往程度三个社会交往指标,发现内生互动机制对股市参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一般社会交往程度在不同的股市表现背景下对股市参与有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在股市表现较好的年份,一般社会交往程度对股市参与有正向或不显著的影响,在股市表现较差时有负向影响,这种作用方向的差异是情景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对于风险态度,本文构造了“投资哪个风险项目”和更外生的用游戏得到的“绝对风险规避系数”两种指标进行衡量。研究发现,以“投资哪个风险项目”衡量的风险态度对股市参与可能性和股市参与程度都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越是风险厌恶的家庭,股市参与可能性和股市参与程度越低。以绝对风险规避系数构造的风险态度显示,2010年股市表现较好时,家庭对损失的风险厌恶程度越多,股市参与概率以及参与程度越小。2011年的股市表现较差时,绝对风险规避系数构造的风险态度对股市参与可能性和参与程度均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股市表现较差时,家庭对于投资股市有较高的风险感知,从而倾向于不参与股市,因此作为性格特征的风险态度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图文】:
硕士学位论文(())()1 iiniiEUXpUX 。在这个模型中,“风险态度”即为效用函数的曲率。效用函数的不同形状代表了人们的不同风险偏好。如图 2.1 所示,风险厌恶者具有凹的效用函数,相比不确定的财富水平,人们更偏好与不确定情形下的均值相等的确定财富水平。若iiniiEXpX1() 代表期望财富水平, U ( E(X))表示期望财富水平带来的效用, (())()1 iiniiEUXpUX 表示不同情形下效用的期望值,那么对风险厌恶者来说, (())(())iiU EX EUX。风险喜好者有凸的效用函数,他们享受冒险的感觉,对他们来说不确定的财富水平比确定的财富能带来更高的效用,因此 (())(())iiU EX EUX。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是线性的,财富的确定与否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 (())(())iiU EX EUX。函数的曲率越大,说明风险喜好者风险喜好的程度越强,风险规避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也越强。
视整体的决策。这些现象都提出了对理性人前提的预期效用理论的质疑。金融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模型,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前景理论是其中代表之一。2.3.2.行为金融学前景理论的风险观Kahneman 和 Tversky(1979,1992)的前景理论将个人的风险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估值阶段。传统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理论中,决策者通过期末财富以及各情况的概率作出决策。而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决策时不是根据最终财富作出决策,投资者通过将收入或财富编码转换为相对某一参考点的损失和收益,同时赋予每个决策相应的决策权重来作出投资决策。前景理论中期望价值是由“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决策权重”(decision weight) 共同决定的,即:()()1iiniV vxwp 其中,v(p)是主观感受形成的价值函数,w(p)是单调递增的决策权重函数。
视整体的决策。这些现象都提出了对理性人前提的预期效用理论的质疑。金融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模型,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前景理论是其中代表之一。2.3.2.行为金融学前景理论的风险观Kahneman 和 Tversky(1979,1992)的前景理论将个人的风险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估值阶段。传统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理论中,决策者通过期末财富以及各情况的概率作出决策。而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决策时不是根据最终财富作出决策,投资者通过将收入或财富编码转换为相对某一参考点的损失和收益,同时赋予每个决策相应的决策权重来作出投资决策。前景理论中期望价值是由“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决策权重”(decision weight) 共同决定的,即:()()1iiniV vxwp 其中,v(p)是主观感受形成的价值函数,w(p)是单调递增的决策权重函数。
本文编号:2789907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图文】:
硕士学位论文(())()1 iiniiEUXpUX 。在这个模型中,“风险态度”即为效用函数的曲率。效用函数的不同形状代表了人们的不同风险偏好。如图 2.1 所示,风险厌恶者具有凹的效用函数,相比不确定的财富水平,人们更偏好与不确定情形下的均值相等的确定财富水平。若iiniiEXpX1() 代表期望财富水平, U ( E(X))表示期望财富水平带来的效用, (())()1 iiniiEUXpUX 表示不同情形下效用的期望值,那么对风险厌恶者来说, (())(())iiU EX EUX。风险喜好者有凸的效用函数,他们享受冒险的感觉,对他们来说不确定的财富水平比确定的财富能带来更高的效用,因此 (())(())iiU EX EUX。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是线性的,财富的确定与否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 (())(())iiU EX EUX。函数的曲率越大,说明风险喜好者风险喜好的程度越强,风险规避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也越强。
视整体的决策。这些现象都提出了对理性人前提的预期效用理论的质疑。金融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模型,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前景理论是其中代表之一。2.3.2.行为金融学前景理论的风险观Kahneman 和 Tversky(1979,1992)的前景理论将个人的风险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估值阶段。传统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理论中,决策者通过期末财富以及各情况的概率作出决策。而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决策时不是根据最终财富作出决策,投资者通过将收入或财富编码转换为相对某一参考点的损失和收益,同时赋予每个决策相应的决策权重来作出投资决策。前景理论中期望价值是由“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决策权重”(decision weight) 共同决定的,即:()()1iiniV vxwp 其中,v(p)是主观感受形成的价值函数,w(p)是单调递增的决策权重函数。
视整体的决策。这些现象都提出了对理性人前提的预期效用理论的质疑。金融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模型,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前景理论是其中代表之一。2.3.2.行为金融学前景理论的风险观Kahneman 和 Tversky(1979,1992)的前景理论将个人的风险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估值阶段。传统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理论中,决策者通过期末财富以及各情况的概率作出决策。而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决策时不是根据最终财富作出决策,投资者通过将收入或财富编码转换为相对某一参考点的损失和收益,同时赋予每个决策相应的决策权重来作出投资决策。前景理论中期望价值是由“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决策权重”(decision weight) 共同决定的,即:()()1iiniV vxwp 其中,v(p)是主观感受形成的价值函数,w(p)是单调递增的决策权重函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芳;柴时军;王聪;;生命周期、人口结构与居民投资组合——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朱涛;钱锐;李苏南;;金融素养与教育水平对家庭金融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纵横;2015年05期
3 吴庆跃;周钦;;医疗保险、风险偏好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J];投资研究;2015年05期
4 尹志超;吴雨;甘犁;;金融可得性、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5 郭士祺;梁平汉;;社会互动、信息渠道与家庭股市参与——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4年S1期
6 朱光伟;杜在超;张林;;关系、股市参与和股市回报[J];经济研究;2014年11期
7 马双;谭继军;尹志超;;中国家庭金融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家庭金融研究论坛”会议综述[J];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8 魏先华;张越艳;吴卫星;肖帅;;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2014年07期
9 尹志超;宋全云;吴雨;;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4年04期
10 孟涓涓;赵龙凯;刘玉珍;尤炜;;社会性学习、从众心理和股市参与决策[J];金融研究;2013年07期
本文编号:2789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8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