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国际对冲基金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9-04 16:53
   1919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第一个全球宏观对冲投资公司。1949年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正式提出“对冲基金(Hedge Fund)”这一名词,并创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对冲基金。随之国际对冲基金行业蓬勃发展,涌现大批著名的对冲基金及其管理者。 目前,全球有一万余家的对冲基金。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对冲基金的组织形式不断演变,其投资策略也多种多样。尽管对冲基金的规模发展和长期业绩都说明这是一种相对于共同基金更有吸引力的另类投资,但舆论媒体和普通大众就对冲基金还是存在诸多偏见。 近十年,随着对冲基金产业的发展,学术界逐渐有一部分研究者展开对冲基金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工作。对冲基金基础理论包括许多方面,其中基金的评价体系最为成熟。基金的评价体系包括收益衡量和归因分析两部分。另外,对冲基金的风险管理理论也很有意义。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文收集了当前国际上八大类主流对冲策略的相关资料,并采用收益衡量理论的相关方法从数量指标上对比研究了各类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 通过对主流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展开了对较新的投资策略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总结了美林的“投资时钟”及史蒂文·E·波尔顿的《Stock Market Cycles: A Practical Explanation》等国际行业轮动投资理论。其中,前者注重宏观趋势,后者则偏于行业微观。两者在定性方面都较好地梳理了不同的行业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表现的理论逻辑,但在数量模型建立方面深化不够,甚至是鲜有探讨。 因而,本文引入流动性、通货膨胀和盈利性三个宏观经济指标,利用历史的经济周期统计数据,对经济周期“四阶段”进行数量化划分;进而,本文在研究美林的“投资时钟”和史蒂文·E·波尔顿的《Stock Market Cycles: A Practical Explanation》的基础上,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经济周期四阶段中的可选投资行业分布,由此,从经济周期至经济周期四阶段至各阶段的可选投资行业,一个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构建完成。 在提出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后,本文开始运用美国最近两轮经济周期的真实数据对该投资理论进行验证(分别在单纯做多与做多/做空两种情景中),发现由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模拟得出的组合表现在年收益率、夏普比率、索蒂诺比率等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进而将该模型推广至中国资本市场。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部分宏观数据缺失,因而原有的模型被修改为适合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完备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并运用中国资本市场最近两轮经济周期的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并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归因分析。 在得出美国与中国两个资本市场下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的不同表现后,本文对其各项数据的不同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在两个不同资本市场中表现不同的原因,进而开始探讨中国资本市场的局限性,以及行业轮动投资理论LIP模型自身的局限性,为下一步的模型改进指明了方向。 论文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后续研究的方向。
【学位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1.5
【部分图文】:

资料来源,行业,对冲基金,基金经理


5000 万美金以下,甚至小至百万左右。由于对冲基金的业绩提成需要满足高水位6原则,因此每一次下跌都是对对冲基金经理的挑战。尽管如此,很多对冲基金经理在投资和成功之后都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对冲基金业近几年就出现一种社会责任感投资7方法,这部分基金经理希望在自己投资的同时,能够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另外,很多对冲基金经理也大量从事慈善事业。例如,索罗斯不仅在早年积极从事捐资活动,甚至在晚年索性将量子基金变更为慈善基金。尽管媒体对对冲基金存在诸多偏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冲基金特别是它们的基金经理依然在用自身的投资能力和价值观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这也可以从对冲基金不断壮大的规模得到印证。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06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60

流程图,风险衡量,对冲基金,流程


对冲基金的评级及风险衡量流程

股票,投资收益率,基金,多头


方面认为要么买入,要么卖出。同时,对于股票多资金、开立账户等手续的便利,使得众多基金在早期略。最后,由于全球股市相对成熟,其流动性和交易的一些策略,很有可能涉及到一些缺乏流动性的证显著的增加。 就是 Credit Suisse/Tremont20对冲基金指数中股票多收益率。2011年 第06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俊;;阅读[J];浦东开发;2011年08期

2 张锐;;对冲基金的亚洲集结与豪赌[J];金融博览(财富);2011年07期

3 张锐;;对冲基金豪赌亚洲新兴市场[J];沪港经济;2011年07期

4 傅格礼;;中国对冲基金将何处何从[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08期

5 宋婵蓉;徐向阳;;关注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对冲基金的新发展为例[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6 ;图书推介[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7 杨朦;袁春晓;;国际对冲基金的特点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8 吴晓波;;第一个懂得经济周期的“商父”[J];中外管理;2011年08期

9 黄梅波;吕朝凤;;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边际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06期

10 忻海;;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15)[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楚钟;朱羿锟;;外资银行与对冲基金的监管[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陈乐一;;论当前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萧秉国;;美国和英国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崔友平;;重温邓小平“上台阶”理论 熨平我国经济周期[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程崇祯;刘威;;如何看待美国对冲基金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震;;对冲基金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7 张越艳;魏先华;;对冲基金复制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卢盛荣;李文溥;林光平;;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孙天琦;;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贷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10 李秉文;王伟;;我国的经济周期性调控与兰州经济发展[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锆;对冲基金竞相投身再保险市场[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jim Walker;中国首个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经济周期[N];中国保险报;2005年

3 记者 刘桂山;对冲基金卷土重来[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实习记者 黄立锋;美国欲清理对冲基金门户[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记者 黄立锋;对冲基金其实风险并不高[N];中国证券报;2004年

6 西南证券 王剑辉;2005年 美对冲基金走向台前[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早报记者 林玲 沃平;对冲基金在中国寻找市场[N];东方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天翔;对冲基金的光环消失在2004年[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莫凡 孙琳;对冲基金进入监管层视野[N];国际金融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陈辅;原油期货又创新高对冲基金赌注60美元[N];国际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军;国际对冲基金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与实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王雄威;我国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分析与经济周期测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海燕;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翼;对冲基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任志祥;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越;基于经济周期的社保基金资产配置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高翔;论对冲基金投机冲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8 曲国俊;我国汽车产业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田径;对冲基金动作论[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黄浩;我国房地产周期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畅博;基于经济周期的铁路货运量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池京均;金融危机后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和影响因素的确定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邵淑贤;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金唯杰;中国和G7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丹;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忠伟;我国经济周期的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4年

7 邹娟;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纪鸿超;基于东亚经济的I-RBC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谭德彬;基于景气预测技术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王凌云;论经济周期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性联系——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的再认识[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1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1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