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调与“营改增”的盈利效应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供应链协调对“营改增”公司获利水平的影响
(二)供应链协调能力的影响
1. 合作关系紧密程度。
2. 资源配置效率。
(三)供应链协调动机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变量定义
1. 公司获利水平。
2.“营改增”。
3. 供应链协调程度。
4. 合作关系紧密程度。
5. 资源配置效率。
6. 公司名义税负。
7. 控制变量。
(三)实证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检验
1. 描述性统计。
2.“营改增”前后一年的单变量对比检验。
(二)供应链协调与“营改增”的盈利效应
1. 基本结果。
2. 改变供应链协调的衡量方法。
3. 考虑公司固定效应。
4. 反事实检验。
5. 内生性检验。
(三)供应链协调能力的影响
1. 合作关系紧密程度。结合上文的理论分析,本文从客户集中度、主营业务收入稳定性和研发投入三个维度来考察供应链合作关系。
2. 资源配置效率。
(四)供应链协调动机的影响
五、进一步研究
(一)供应链协调在营运资金细分项目上的表现
1. 现金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现金营运指数。
3. 应付账款周转率。
(二)供应链协调对主营业务收入与毛利率的提升作用
六、结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淑姣;对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探讨[J];经济师;2000年08期
2 郭建荣;;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考核指标的科学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S1期
3 陈红梅;;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4 崔玉卫;;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计算改进探讨[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5 刘婷;余蓉蓉;;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方法改进探讨[J];财会通讯;2009年19期
6 林媛;浅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现实应用[J];金融会计;2005年10期
7 郑茜;;应收账款周转率[J];冶金财会;2005年08期
8 张亚杰;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的改进[J];财会月刊;2004年13期
9 宋国文;;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更准确的计算公式[J];会计师;2004年12期
10 曹卫东;小议改进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方法[J];四川会计;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蔚小红;公平关切下的订购、转运决策及供应链协调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张云丰;基于价格折扣契约的改良品供应链协调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3 王迪;需求依赖手续费率和服务水平的卖方消费信贷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4 张博卿;产品促销下基于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5 李巍巍;不确定条件下电煤供应链协调的机制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任建标;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圣东;基于多种生产和订购模式的Newsvendor型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义斌;BTO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超;考虑质量控制和损失规避的供应链协调及网络均衡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
10 张军果;电子化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兰萍;基于供应链协调的H公司库存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田龙柯;RFID跨企业集成中基于库存控制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崔春岳;基于历史强度下降法的两阶段供应链协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丁祥军;“质量—服务”投入情形下考虑网购退货产品异质性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5 郑雯琦;基于缓冲的项目供应链协调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唐书传;碳交易政策下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协调管理[D];南京大学;2019年
7 何玉;Downside-Risk控制下基于VMI和RMI的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8 吴元畅;退货期限约束下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供应链协调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9 周娴娴;基于联合契约的二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10 孙平;供需不确定环境下零售商订购资金有限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6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4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