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影响的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1;F832.51;F275
【部分图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36图4-1 主成分分析碎石图通过碎石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前6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而从第7个主成分开始特征值小于1且逐渐递减,这些特征值小于1的主成分对于成长性的解释力度不如直接选用原始变量解释力度大,因而本文选择前6个主成分进行后续分析。从主成分贡献率看,前6个主成分对于总方差的解释程度分别为16.248%、14.689%、12.329%、10.526%、7.242%以及6.50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538%,总体解释能力较为明显。这6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如表4-6所示,该表中的每一列表示一个主成分作为原来变量线性组合的系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光;;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J];会计之友;2018年06期
2 周盼盼;;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年01期
3 杨雪;侯剑平;;上市公司募资投向变更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7年32期
4 陈轲;桂金萍;张妮;;对我国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6年38期
5 徐博韬;;超募投向变更是提升公司业绩的需要吗?——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6年06期
6 严太华;廖芳丽;;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J];经济问题;2015年11期
7 李文红;陈潇阳;代云初;;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变更程度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5年30期
8 王成利;李尚;;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动因分析——以山东省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9 冯晓;崔毅;;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思考[J];财会通讯;2012年20期
10 王立元;;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制度根源[J];新金融;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廖芳丽;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张九妹;IPO募集资金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3 何雨明;上市公司变更IPO募资投向原因及绩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4 高缔杰;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2年
5 杨晓东;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原因实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孔庆景;中国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吕维娜;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池明举;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公告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9 伍惠;从投资决策看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变更[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5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