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披露策略及其市场反应

发布时间:2020-11-16 10:16
   因先前业绩预告与上市公司后续业绩出现较大偏差而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降低公司内外信息不对称,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美国等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并无强制规定,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相对较迟,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部门在强制性业绩修正披露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披露形式的约束,要求预计业绩精度的区间范围不得大于50%,公告最迟应于应预告年度次年1月31日发布。但是,公告披露形式上的“软约束”仍赋予管理层较大的披露策略选择空间。相较于市场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的经营状态有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且对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纠偏”程度实质上也“了然于胸”。在委托-代理机制下,为了极大化自身利益,管理层极易产生与市场博弈的想法。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性地遵守“预计业绩精度”与“修正公告时间”的“软约束”,粉饰修正公告,以趋利避害。面对管理层精心发布的修正公告,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投资者会对管理层修正公告的披露策略进行自行解读,进而挖掘出自认为“好”或“坏”的消息,以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修正公告的“好”、“坏”消息属性,导致投资者信念的差异,进而引发“好”、“坏”消息不对称的市场反应。在经历与管理层的多次信息解读博弈后,投资者尽管处于信息劣势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管理层修正公告披露策略选择的用意。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管理层如何利用制度的有限约束选择修正公告披露策略?投资者能否识破管理层披露策略的用意,并借助股价的波动得以体现?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制度,提高股票市场配置资源效率。论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采用事件研究法测算修正公告事件的短期股票市场反应,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检验,从预计业绩精度和修正公告时间两个维度验证了“好”、“坏”消息下管理层修正公告披露策略的倾向性,进而探究披露策略如何影响市场对修正公告的反应。同时,论文将好消息细分为“更加利好”、“利空转利好”、“利空减弱”;将“坏消息”划分为“利好减弱”、“利好转利空”以及“利空加剧”的消息类型,以明晰细分样本下管理层披露策略与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之前的业绩预告,若修正公告为好消息,管理层倾向于尽早发布高精度的修正公告;反之,则倾向于延迟发布低精度的修正公告。管理层在“好”、“坏”消息下的倾向性披露策略确实存在。(2)当修正公告为好消息时,预计业绩精度下降或在次年1月后公布会削弱市场对正向修正的反应;当修正公告为坏消息时,预计业绩精度下降或在会计年度结束后发布会增强市场对负向修正的反应。这表明,好消息时高精度的披露策略确实能够增强市场的正向反应,而坏消息时延迟且低精度的披露策略反而会加剧市场的负向反应,投资者一定程度上能够识破管理层的披露策略。(3)进—步的研究表明,管理层在“利空加剧”(坏消息)时披露的预计业绩精度最低,“利空减弱”(好消息)时披露的预计业绩精度最高;在“利空转利好”(好消息)时最早披露修正公告,“利好减弱”(坏消息)时最迟披露修正公告。基于此,论文从完善修正公告制度、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业绩变化幅度过大公司修正公告进行预审计、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制度的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75;F832.51
【部分图文】:

披露时间,时间分布,年度,样本


?一年度业绩预吿修正合计数量??图3.1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披露的时间分布图??图3.1描绘了样本的披露时间分布。最终1021个样本中,201丨年是年度业??绩预告修正数量的分界点,2011年之前业绩预告修正数量基本维持在60-80之??间,而2011年后样本数量显著上升。每年于12月31日前发布修正公告的样本??数量基本在10以下,于次年1月31日后发布的样本数量稍多,但仍少于20家,??大多公司选择在次年I月内发布修正公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于1月31日后??发布修正公告属违规行为,但每年违规公司仍在10家左右,且无减少趋势。??表3.2给出了各连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对各变量均值进行/检验,(检??验原假设为变量均值等于0)。其中,第二列与第三列给出了?“好”、“坏”消??息子样本下的均值以及/检验结果

业绩,举例说明,信息,管理层


不同消息类型会传递不同的公司业绩信号,进而影响投资者信念决策。??修正公告业绩与上年公司净利润的差异反映了公司今年经营状况,而修正公告??业绩与业绩预告业绩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出于对此前业绩预估差错的调整,虽然??此种业绩调整可能源于客观业绩变化,但也存在管理层出于利己目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不可避免地投资者对修正公告业绩信息感官更为复杂,进而管理层??在不同细分样本下的披露策略可能存在些许差别。因此,有必要在更加细分的修??正公告性质下,考察管理层披露策略。除“利空减弱”外,其余5种修正公告属??性均以虚拟变量表示。表4.3?给出了?“好”、“坏”消息细分样本下管理层披露策??略的实证检验结果。???回归方程中包含了5个代表消息类型的虚拟变量,为避免干扰消息类型解释变量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息安全方法和装置(英文)[J];计算机安全;2002年05期

2 ;中国专利[J];针织工业;1991年02期

3 ;中国专利[J];针织工业;1994年03期

4 贾君君;许金华;范英;;欧盟碳排放权市场重大公告事件对碳价格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12期

5 ;支持服务发现和联接的服务机构(英文)[J];计算机安全;2002年05期

6 马丽莎;;控制权变更信息披露不同公告日的时差效应研究[J];软科学;2014年07期

7 樊耘;邵芳;;香港上市公司盈余公告日附近异常市场回报率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3期

8 谭跃;梁秀桓;;中国公司债发行的公告效应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9 张婧昕;李柱;;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贸实践;2017年13期

10 祝昱丰;陶亚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日的时机选择[J];经济数学;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庆翠;定期报告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谢琳;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与股票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振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承诺的公告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孙瑾瑜;大股东增减持公告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高爽;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披露策略及其市场反应[D];南京大学;2019年

4 吴华飞;模糊逻辑与并购公告后投资者的认知和反应[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5 吕晗;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6 沈元彬;交易量与盈余公告信息的非对称性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7 姬胜男;盈余公告周五效应对管理层择机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8年

8 邬倩倩;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的公告效应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9年

9 褚光宗;举牌公告对举牌标的公司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10 李丹迪;商业银行行为风险的“公告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6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86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