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三维度的沪、深两市主板数据

发布时间:2020-12-17 12: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以我国2001—2016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近十五年的大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整合时间、行业和区域三个维度,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存在"量"与"质"配置结构不合理、行业分布差异显著、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特点,建议从转变观念、协调政策、优化机制等方面来加以完善。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三维度的沪、深两市主板数据


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行业差异图行业的采显著

无形资产,时间趋势


资产的行业差异分布图②。如图2所示,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均值行业分布差异显著,采矿业、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据行业前三,教育行业无形资产均值最低,且与位居首位的采矿业相差近400000万元,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呈现出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三)基于区域维度的分布现状为了描绘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区域分布,文章还绘制了我国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图(限于篇幅未能列出),我国无形资产总体区域分布不均。其中,华北地区无形资产均值最高,达161599.66万元;华中(图1)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时间趋势图①表2—表6以及文中各图数据均根据国泰安数据库中数据统计整理获得。②依照我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P-教育;Q-卫生和社会工作;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综合。陈金勇,等: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159

无形资产,“质”,时间趋势,产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6卷(图4)2001—2016年无形资产“质”时间趋势图(图3)2001—2016年无形资产“量”时间趋势图地区位居第二,均值40932.63万元;华东地区第三,西北地区排在末位,无形资产均值仅为24835.41万元,与华北地区相差136764.25万元。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区域差异较大,呈现出东部区域高,西部区域低,中部地区迅速发展的不均衡局面。三、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的成因分析(一)基于时间维度的无形资产现状成因分析1.“量”的成因分析。图3描述了无形资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总体而言,无形资产的“量”虽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具有明显的区间特征,2001—2006年度处于稳中有升阶段,2006—2008年度急剧膨胀阶段,2009年后处于增速放缓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会计准则的变化。2001—2006年无形资产总量变化平稳,稳中有升,主要原因在于我国2001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规定,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2001年版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显然不利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因此,2001—2006年无形资产的产出增长并不明显。2006年2月15日,2006年版《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发布,其研发支出可以有条件资本化,因此,2006—2016年无形资产的产出随着年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2008年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其二,国家政策的推动。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简称纲要),其首要战略目标是大幅提高自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无形资产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基于沪深两市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崔也光,尤聚州.  财会月刊. 2017(20)
[2]我国经济区域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研究——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的比较[J]. 崔也光,陈乐巩.  会计之友. 2016(16)
[3]宏观视角下无形资产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 于玉林.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6(02)
[4]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 苑泽明,李元祯.  会计研究. 2013(11)
[5]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研究[J]. 崔也光,赵迎.  会计研究. 2013(03)
[6]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结构、行业特征分析[J]. 赵敏.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11)
[7]无形资产行业特征、内部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 赵敏.  财经论丛. 2012(06)
[8]基于灰色理论的大中型采矿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 孙金曼,王帮俊.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9)
[9]基于无形资产发展趋势的相关概念比较[J]. 于玉林.  财会通讯. 2011(25)
[10]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无形资产明细分类信息的再检验[J]. 邵红霞,方军雄.  会计研究. 2006(12)



本文编号:2922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22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