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反并购研究 ——以康达尔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5 16:50
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在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及证券市场结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资本市场流通性显著提高。这些变化为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便利,减少了并购过程中的阻碍,大大活跃了我国的并购市场,同时也成为了敌意并购的催化剂,进一步引发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与反并购的巨大变化。反并购实质上是相较于敌意并购而言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每当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并购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反并购措施也会应运而生。并购与反并购的实质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在股份制改革刺激并购与反并购行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处理并购和反并购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公司控制权稳定和促进控制权的市场化之间做出选择,是进行反并购时需要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康达尔为何在具有相对控股权优势的条件下仍反并购失败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本案例的研究,分析康达尔反并购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果,找出策略失效的原因,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在具有相对控股权优势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有效的反并购策略予以应对,并结合相关案例从企业及宏观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传统反并购理论的基本假设进行了创新,丰富了在不同情况下...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并购交易方式统计(2012年-2017年)
图 1-2 我国并购交易目的统计(2012 年-2017 年)数据来源:Wind 数据库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上市公司基本为国有控股企业,股权结构特殊,股份多以不具有上市流通功能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为主。同时为了保障国有控股的企业性质,政府还针对限制非流通股的场外转让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制度规定。特定的政策背景和一股独大的显著特征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初期的敌意并购案件较少,仅有的几例也集中发生在二级市场上,且目标企业均为股权全流通且极度分散的上市公司。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1998 年首部《证券法》的颁布以及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动,市场上的敌意并购行为有了显著的增长。相应地,敌意并购的兴起也同样带来了反并购研究的逐步深入,为应对不断更新发展的敌意并购手段,更加有效多样的反并购措施也不断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表 1-1 我国企业反并购典型案例汇总时间 反并购方 并购方 被并购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反并购结果
大学 MPAcc 学位论文:上市公司反并购研究--以康达尔公司为例1994 年 11 月,康达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048.SZ),注 3.90 亿元,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上市的农牧业企业。于 2006 年将公司所有股流通股,完成了股权分置的改革。2016 年 6 月京基公开入主康达尔之前,深圳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康达尔的实际控制者,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 25%以上,相比具有绝对的持股优势。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底,公司总市值约 78.39 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情况探析[J]. 李芬芬. 证券市场导报. 2017(12)
[2]敌意收购的法律立场[J]. 傅穹. 中国法学. 2017(03)
[3]浅析恶意并购防范措施——基于宝万之争视角[J]. 宋浅旻,梅天莹. 时代金融. 2017(15)
[4]管理者反收购策略研究评述和展望[J]. 顾慧莹,王小妹,姚铮.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05)
[5]控制权市场制度变革与公司治理和并购绩效研究[J]. 陈玉罡,陈文婷,林静容. 证券市场导报. 2017(02)
[6]公司章程设立的反收购条款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李善民,许金花,张东,陈玉罡. 南开管理评论. 2016(04)
[7]浅析企业的敌意并购与反并购——以“宝万之争”事件为例[J]. 姚远. 西部财会. 2016(05)
[8]累积投票制、利益侵占与公司绩效[J]. 陈玉罡. 财贸研究. 2015(01)
[9]论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J]. 王思嘉. 知识经济. 2014(12)
[10]论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实践及制度配套——兼论我国的监管应对[J]. 陈若英. 证券市场导报. 2014(03)
本文编号:2938035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并购交易方式统计(2012年-2017年)
图 1-2 我国并购交易目的统计(2012 年-2017 年)数据来源:Wind 数据库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上市公司基本为国有控股企业,股权结构特殊,股份多以不具有上市流通功能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为主。同时为了保障国有控股的企业性质,政府还针对限制非流通股的场外转让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制度规定。特定的政策背景和一股独大的显著特征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初期的敌意并购案件较少,仅有的几例也集中发生在二级市场上,且目标企业均为股权全流通且极度分散的上市公司。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1998 年首部《证券法》的颁布以及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动,市场上的敌意并购行为有了显著的增长。相应地,敌意并购的兴起也同样带来了反并购研究的逐步深入,为应对不断更新发展的敌意并购手段,更加有效多样的反并购措施也不断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表 1-1 我国企业反并购典型案例汇总时间 反并购方 并购方 被并购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反并购结果
大学 MPAcc 学位论文:上市公司反并购研究--以康达尔公司为例1994 年 11 月,康达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048.SZ),注 3.90 亿元,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上市的农牧业企业。于 2006 年将公司所有股流通股,完成了股权分置的改革。2016 年 6 月京基公开入主康达尔之前,深圳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康达尔的实际控制者,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 25%以上,相比具有绝对的持股优势。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底,公司总市值约 78.39 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情况探析[J]. 李芬芬. 证券市场导报. 2017(12)
[2]敌意收购的法律立场[J]. 傅穹. 中国法学. 2017(03)
[3]浅析恶意并购防范措施——基于宝万之争视角[J]. 宋浅旻,梅天莹. 时代金融. 2017(15)
[4]管理者反收购策略研究评述和展望[J]. 顾慧莹,王小妹,姚铮.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05)
[5]控制权市场制度变革与公司治理和并购绩效研究[J]. 陈玉罡,陈文婷,林静容. 证券市场导报. 2017(02)
[6]公司章程设立的反收购条款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李善民,许金花,张东,陈玉罡. 南开管理评论. 2016(04)
[7]浅析企业的敌意并购与反并购——以“宝万之争”事件为例[J]. 姚远. 西部财会. 2016(05)
[8]累积投票制、利益侵占与公司绩效[J]. 陈玉罡. 财贸研究. 2015(01)
[9]论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J]. 王思嘉. 知识经济. 2014(12)
[10]论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实践及制度配套——兼论我国的监管应对[J]. 陈若英. 证券市场导报. 2014(03)
本文编号:2938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3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