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激励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03:32
  作为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补充机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短期内聚集巨额的社会资本,能推动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股本市场化,引领民间资本投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区域板块。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中,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而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制定并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旨在规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以及被投资企业的行为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适当的税收优惠可以从正面发挥其激励效应,使得私募股权投资供给与需求的双增长,振兴实体经济。但因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存续期较短,金融监管与税收激励方面法律法规滞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组织形式税负差异、亏损分担与跨期弥补时限较短等问题,导致其发展速度仍不能满足国内实体企业需求。因此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税收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激励等问题,对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的税收政策,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不同组织形式下的的税收负担,并从数理模型的角度,推导分析税收政策对私募...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与不足
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2.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念
    2.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特点
    2.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类型
        2.3.1 风险投资基金
        2.3.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3.3 并购基金
    2.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
        2.4.1 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4.2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2.4.3 信托制(契约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相关理论基础
    3.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纳税义务
    3.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原则
    3.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财税理论分祈
        3.3.1 “类外部性”
        3.3.2 税收主体理论与实质课税
    3.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财税政策工具
        3.4.1 财税政策工具种类
        3.4.2 税收激励政策的优越性
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激励的路径分析
    4.1 私募股权投资的供给—需求模型
        4.1.1 私募股权投资供给与需求的含义
        4.1.2 私募股权投资供给方实行税收激励的效应
        4.1.3 私募股权投资需求方实行税收激励的效应
        4.1.4 私募股权投资税收激励下的市场均衡
    4.2 私募股权投资的乔纳森标准资本成本模型
        4.2.1 私募股权投资的资本成本
        4.2.2 私募股权投资增值税与所得税税收激励分析
        4.2.3 不同税收优惠方式资本成本分析
    4.3 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资产模型
        4.3.1 不考虑税收因素的风险资产模型
        4.3.2 考虑税收因素的风险资产模型
5 不同组织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研究
    5.1 不同组织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税特点
    5.2 不同组织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税负分析
        5.2.1 公司制投资者税负
        5.2.2 有限合伙制投资者税负
        5.2.3 信托制投资者税负
    5.3 税后投资回报率分析
        5.3.1 公司制投资者税后投资回报率
        5.3.2 有限合伙制投资者税后投资回报率
        5.3.3 信托制(契约型)投资者税后投资回报率
    5.4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评析
        5.4.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优惠纳税主体
        5.4.2 私募股权投资税收优惠所涉税种
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
    6.1 缺乏统一税制规范,不同组织形式税负不均衡性
    6.2 不同投资方式下投资者税收负担不均衡
    6.3 亏损跨期弥补时限较短,不符合私募长投特点
    6.4 税收优惠地域性与产业性限制私募投资多元化发展
7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激励的政策
    7.1 明确私募股权投资税收透明体性质,均衡税负
    7.2 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
    7.3 合理分担亏损,延长结转时效
    7.4 行业优惠与区域税收优惠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41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41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