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中国信用债违约风险的重新测度:基于行业敏感性的独特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02 02:56
  近年来,中国信用债违约风险事件集中爆发,仅2018年就有124只债券违约。因此,剖析中国信用债违约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指标体系就信用债的违约风险开展科学预测,对于信用债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有鉴于此,利用截至2018年9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全样本信用债数据,基于行业敏感性的独特视角,重新构建债券违约风险的预测模型,可实现对全市场信用债违约风险的模拟和演绎,并从相关结果中挖掘出中国信用债违约风险的特征,即近年来金融、地产等行业的企业违约风险大幅度提升,违约风险空间分布明显向南部地区转移,地方企业是信用风险较大的发债主体。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信用债违约风险的重新测度:基于行业敏感性的独特视角


中国信用债券违约风险预警模型运作流程:以“山东魏桥”为例

空间分布,违约风险,空间分布


2014—2018年,从中国信用债发债地域分布来看(见图2a),北部地区,特别是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和山西等省份的信用债违约风险爆发较为集中,形成北方违约风险带。这些省份的违约企业中占比较高的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过去几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背景下,这类企业的经营环境受产业政策红利逐渐消化、下游行业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其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导致债券到期无法兑付从而直接引起债券违约。而从模型模拟结果来看(见图2b),未来北部地区的信用债违约风险降低,而南部地区,特别是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和重庆等省份的信用债违约风险明显上升,形成了南方违约风险带。该类地区企业发债较早,因此在债务扩张阶段积累的债务量较大,但是在债务收缩周期下,负债率高的企业到期债务是否可以足额续期的不确定性较大,这是可能导致未来南部地区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的直接原因;此外,这些省份消费行业和地产行业的企业占比较高,而未来这些行业的信用违约风险较大,且产业链集中效应明显,应特别关注其空间链式爆发的可能性。(三) 企业性质差异较大:地方企业是信用风险较大的发债主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ogistic模型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J]. 陈迅,谢明希.  统计与决策. 2009(19)
[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模型[J]. 李秉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2952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52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