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07 21:5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困难,人类记录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如何从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是数据挖掘研究的方向。数据挖掘技术能帮助我们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归纳和分析。多年以来中外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现象的不同侧面进行了理论、实证研究。总结了许多对新股发行抑价的理论解释,其中大部分是对某个现有现象的解释。若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对IPO抑价影响的结论又会是怎么样?它们之间的强弱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历史IPO抑价数据预测今后IPO抑价水平?以往这些问题由于技术的局限我们很难对其进行研究,但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这些海量的金融数据能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探索这些隐藏在海量数据之后不为人知的知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革的回顾,相关课题文献的汇总,搜集可能对IPO抑价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不同角度对IPO数据进行呈现;进一步使用多种数据挖掘建模工具,研究多因素对IPO抑价的综合影响;根据各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得出较为可靠的预测模型,从而判定各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并在文章的最后给出该课题今...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历年新股发行市盈率
4.1.1. 新股发行管制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及分析将我国历史新股抑价的历史数据按不同时期、不同新股发行管制制度归类,得到图3:表 6 : 中国不同发行管制制度分类时间表Table 6 : time table for Reform of the Control System for Offering of New Shares in China序号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新股发行管制制度1 1984-12 1994-1-11 早期2 1994-1-11 1999-6-28 审批制3 1999-7-1 2001-3-17 过度期4 2001-3-23 2005-1-1 核准制5 2005-5-1 核准+全流通图3 新股发行抑价与管制制度关系
21图4 新股抑价与股权分置关系如图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变化:① 发行价格均值大幅提高,标准差也提高;② 市盈率均值大幅提高,标准差也提高。说明各股区分加大,金融市场更具配置效率。其主要原因如下:① 全流通后非流通股股东(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小股东)的利益统一,公司治理结构有所增强,提升了IPO价格;② 询价制更利于股票价值的发掘。4.2. 内在和市场因素对新股抑价的影响本节将列举并分析由于股票内在和市场因素所产生的新股抑价现象。这些现象将在一段时间内伴随着我国的股票IPO市场。所以后文在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时将包含在内。4.2.1. 公司所处行业对新股首日抑价的影响按证券业内普遍接受的申万行业划分标准,将所有股票划分为23个行业: 综合、房地产、公用事业、餐饮旅游、建筑建材、医药生物、有色金属、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食品饮料、交运设备、农林牧渔、采掘、化工、纺织服装、机械设备、轻工制造、家用电器、黑色金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J]. 蒋顺才,蒋永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2]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J]. 俞颖,佟德庆. 生产力研究. 2005(04)
[3]核准制IPO初始收益率实证研究[J]. 俞颖. 生产力研究. 2004(10)
[4]法人配售与IPO折价:基于代理理论的实证检验[J]. 曾庆生,陈信元.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7)
[5]发行管制变迁下的中国股市IPO首日回报率研究[J]. 李翔,阴永晟. 经济科学. 2004(03)
[6]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J]. 苑德军,黄格非,张剑霞. 中国金融. 2004(10)
[7]国际IPO平均抑价差异的解释[J]. 王铮,顾保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3)
[8]新股发行定价:理论与现实[J]. 龙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09)
[9]新股折价现象的实证分析[J]. 靳云汇,杨文. 统计研究. 2003(03)
[10]中国股票发行市场价值低估现象实证[J]. 王春峰,姚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我国IPO市场的时序波动[D]. 杨德成.暨南大学 2010
[2]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原因研究[D]. 杨飞雨.青岛大学 2009
[3]投资者情绪与IPO时序波动的实证研究[D]. 王涛.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基于行为金融的IPO初始收益率研究[D]. 姚云刚.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中国新股首日抑价原因的实证研究[D]. 林超群.东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3313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历年新股发行市盈率
4.1.1. 新股发行管制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及分析将我国历史新股抑价的历史数据按不同时期、不同新股发行管制制度归类,得到图3:表 6 : 中国不同发行管制制度分类时间表Table 6 : time table for Reform of the Control System for Offering of New Shares in China序号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新股发行管制制度1 1984-12 1994-1-11 早期2 1994-1-11 1999-6-28 审批制3 1999-7-1 2001-3-17 过度期4 2001-3-23 2005-1-1 核准制5 2005-5-1 核准+全流通图3 新股发行抑价与管制制度关系
21图4 新股抑价与股权分置关系如图4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变化:① 发行价格均值大幅提高,标准差也提高;② 市盈率均值大幅提高,标准差也提高。说明各股区分加大,金融市场更具配置效率。其主要原因如下:① 全流通后非流通股股东(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小股东)的利益统一,公司治理结构有所增强,提升了IPO价格;② 询价制更利于股票价值的发掘。4.2. 内在和市场因素对新股抑价的影响本节将列举并分析由于股票内在和市场因素所产生的新股抑价现象。这些现象将在一段时间内伴随着我国的股票IPO市场。所以后文在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时将包含在内。4.2.1. 公司所处行业对新股首日抑价的影响按证券业内普遍接受的申万行业划分标准,将所有股票划分为23个行业: 综合、房地产、公用事业、餐饮旅游、建筑建材、医药生物、有色金属、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食品饮料、交运设备、农林牧渔、采掘、化工、纺织服装、机械设备、轻工制造、家用电器、黑色金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高抑价的实证研究[J]. 蒋顺才,蒋永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2]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J]. 俞颖,佟德庆. 生产力研究. 2005(04)
[3]核准制IPO初始收益率实证研究[J]. 俞颖. 生产力研究. 2004(10)
[4]法人配售与IPO折价:基于代理理论的实证检验[J]. 曾庆生,陈信元.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7)
[5]发行管制变迁下的中国股市IPO首日回报率研究[J]. 李翔,阴永晟. 经济科学. 2004(03)
[6]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J]. 苑德军,黄格非,张剑霞. 中国金融. 2004(10)
[7]国际IPO平均抑价差异的解释[J]. 王铮,顾保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04(03)
[8]新股发行定价:理论与现实[J]. 龙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09)
[9]新股折价现象的实证分析[J]. 靳云汇,杨文. 统计研究. 2003(03)
[10]中国股票发行市场价值低估现象实证[J]. 王春峰,姚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我国IPO市场的时序波动[D]. 杨德成.暨南大学 2010
[2]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原因研究[D]. 杨飞雨.青岛大学 2009
[3]投资者情绪与IPO时序波动的实证研究[D]. 王涛.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基于行为金融的IPO初始收益率研究[D]. 姚云刚.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中国新股首日抑价原因的实证研究[D]. 林超群.东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3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6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