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3 19:04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大多数企业为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选择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快速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然而多元化经营在分散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拆上市、股份回购等适度合理的收缩战略开始备受关注。我国分拆上市的理论研究起步于1990年,相对来说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2000年,同仁堂分拆子公司成功上市,拉开了国内分拆上市实例研究的序幕。2014年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分拆上市的热潮,但是因为我国境内的证券市场机制尚不够完善,申请境内主板上市的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大部分集团企业选择将子公司板块分拆后在境外上市。2014年8月,三一重工公布分拆子公司境外上市计划;10月,昆明中铁作为中国铁建的子公司被计划拆分并在香港市场上市;12月,弘毅、高盛又以巨资注入东软集团两家子公司达成分拆两家子公司上市的协议。随着分拆上市的案例越来越多,我国资本市场也经历着不断的变革,到2017年3月,我国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在境内主板上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关于分拆上市方式的新的机遇和探索。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分拆上市的理论进行介绍,借助信息不对称假说、剥离价...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分拆上市动因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分拆上市路径选择的研究
        1.2.3 关于分拆上市效果评价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
2 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分析
    2.1 分拆上市的相关概念
        2.1.1 分拆上市的定义
        2.1.2 分拆上市的类型
        2.1.3 分拆上市的模式
    2.2 分拆上市的效应研究
        2.2.1 对分拆公司的影响
        2.2.2 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2.3 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公司业务集中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融资策略理论
3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案例介绍
    3.1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背景
        3.1.1 城投控股及上海环境的基本情况
        3.1.2 城投控股及上海环境的股权结构
    3.2 城投控股分拆上市过程
        3.2.1 城投控股发行A股换股吸收阳晨B股
        3.2.2 城投控股将子公司环境集团存续分立
        3.2.3 环境集团变更为上海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3.2.4 上海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交所上市
4 城投控股分拆上市动因分析与路径选择
    4.1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动因分析
        4.1.1 解决子公司信息不对称
        4.1.2 加大子公司管理者激励
        4.1.3 拓宽子公司融资渠道
        4.1.4 母公司核心化战略定位
    4.2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路径选择
        4.2.1 上市证券市场的选择
        4.2.2 上市方式的选择
5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效果评价
    5.1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积极影响
        5.1.1 子公司整合业务短期股价上升
        5.1.2 改善治理结构,子公司减少代理成本
        5.1.3 子公司拓宽融资渠道
        5.1.4 母公司立足核心化发展
    5.2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消极影响
        5.2.1 母公司剥离环境业务短期股价受损
        5.2.2 母公司行业地位短期内受到威胁
6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研究结论和启示
    6.1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研究结论
        6.1.1 上海环境通过分拆上市提升了股价
        6.1.2 上海环境通过分拆上市减轻了融资负担
        6.1.3 城投控股增强了长期核心竞争力
        6.1.4 剥离优质资产的母公司短期内存在风险
    6.2 城投控股分拆上海环境上市的研究启示
        6.2.1 选择合理的重组路径是分拆上市的前提
        6.2.2 选择恰当的经营内容是分拆上市的关键
        6.2.3 母公司的资源整合是分拆上市的有力保障
        6.2.4 子公司的后续发展变化仍应持续关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拆上市是公司融资的最佳选择吗——以同仁堂两次分拆上市为例[J]. 李孟菲,张国胜.  现代商业. 2014(27)
[2]分拆公告期间母公司的估值如何影响超额收益[J]. 格迈凯,同生辉.  当代经济科学. 2014(05)
[3]TCL集团接盘深纺织:分拆上市还是间接“还债”?[J]. 朱蕊.  股市动态分析. 2014(14)
[4]创业板分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 王新红,薛焕霞.  财会通讯. 2014(09)
[5]上市公司财务战略与国家宏观调控路径的新探索——评严洪博士《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J]. 毛洪涛.  会计之友. 2014(05)
[6]央企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比较分析[J]. 李甘霖.  经营管理者. 2014(01)
[7]企业分拆上市动因:市值管理还是拓展融资渠道一同方股份分拆上市案例研究[J]. 肖大勇,罗昕,邓思雨,董雪.  上海管理科学. 2013(06)
[8]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J]. 念延辉.  会计之友. 2013(24)
[9]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转换及其价值效应[J]. 孙戈兵,胡培.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5)
[10]分拆上市相关问题探讨[J]. 张伟利.  现代商业. 2013(11)



本文编号:2975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75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