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3 00:2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国际间进行股权融资,而交叉上市作为公司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自然成为研究热点。西方早期的文献指出,公司交叉上市的动因之一是为了以更低的融资成本来筹集更多的资金,进而提高公司价值。于是,交叉上市的权益资本成本效应便成为一条研究主线。自1993年青岛啤酒最早实现A+H股交叉上市以来,截至2009年11月30日,我国已经实现A+H股交叉上市的公司达60家,2007年中国平安等公司将这一股热潮推到了一个顶峰。本文沿着前人的思路,以我国1993年至2008期间已经实现交叉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试图分析我国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即我国交叉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降效应。继而在辨析主要研究概念之后,分别介绍四个理论分析要素,即市场分割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然后,分别运用上述相关理论对交叉上市权益资本成本效应进行理论演绎,并提出文章的假设,由此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得以构建。接着在前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实证方法对文章所提假设进行统计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形...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论文基本框架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国外学者的文献回顾
1.1.1 关于市场分割效应下的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
1.1.2 关于投资者保护效应下的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
1.2 国内学者的文献回顾
1.3 文献述评
2.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交叉上市
2.1.2 权益资本成本
2.2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基础
2.2.1 市场分割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代理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3.1 基于市场分割效应的理论分析
3.2 基于投资者保护效应的理论分析
3.3 研究假设
4.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设计
4.2.2 模型构建
4.3 检验结果及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4.3.3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测试
4.3.5 分年度回归分析
5.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3 研究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60230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思路与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论文基本框架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国外学者的文献回顾
1.1.1 关于市场分割效应下的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
1.1.2 关于投资者保护效应下的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
1.2 国内学者的文献回顾
1.3 文献述评
2.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交叉上市
2.1.2 权益资本成本
2.2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基础
2.2.1 市场分割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代理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3.1 基于市场分割效应的理论分析
3.2 基于投资者保护效应的理论分析
3.3 研究假设
4.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设计
4.2.2 模型构建
4.3 检验结果及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4.3.3 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测试
4.3.5 分年度回归分析
5.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3 研究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6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6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