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2:15

  本文关键词: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行政审批制、核准制、目前正向注册制转变。股票发行制度的转变实际上是政府一步步放权的过程,政府将A股发行的更多权利和监督责任转给了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我国的保荐制度是股票发行制度过渡到核准制以后,于2004年正式开始适用的。股票发行制度的转变使得保荐机构在保荐业务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自保荐制度实施以来,屡因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尽职尽责带来的保荐质量事件,对证券市场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本文认为要提升保荐业务质量应从监管和保荐机构自身两方面做出努力,而构建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加强政府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另一方面对保荐机构而言可能带来声誉从而带来业务方面的影响。因此,作者认为完善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能有效提高保荐业务质量。出于对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从而督促保荐机构提升其保荐业务质量的目的,首先从保荐业务质量提升、保荐制度改善、保荐业务质量评价、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以保荐制度相关理论、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为下文构建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做铺垫。然后,我们从尽职推荐阶段维度、持续督导阶段维度、保荐机构业务规范性、保荐业务能力维度、信用状况维度五个方面构建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确定方法,对层次分析法在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步骤进行解释,包括确定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计算重要性排序、一致性检验。第三,选用A证券和B证券两家保荐机构进行对比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职责统一、明确保荐机构和中介机构职责、健全保荐业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不足之处及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做出分析。对我国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保荐机构的归位尽责,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保荐业务质量进行衡量时,引入了定量指标。结合现有的文献和理论,构建了包含定量和定性指标的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质量评价。为了使评价过程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结合我们所构建的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关键词】:保荐机构 保荐业务质量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理论意义13
  • 1.1.2 实践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14-19
  • 1.2.1 保荐业务质量提升研究14-16
  • 1.2.2 保荐制度改善研究16-17
  • 1.2.3 保荐业务质量评价研究17
  • 1.2.4 绩效评价方法研究17-19
  • 1.2.5 总体评价19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19-22
  • 1.4 创新之处22-23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3-33
  • 2.1 相关概念界定23-24
  • 2.1.1 保荐制度23
  • 2.1.2 保荐人(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23-24
  • 2.2 保荐制度相关理论24-29
  • 2.2.1 我国保荐制度24-25
  • 2.2.2 我国保荐制度与各国保荐制度比较分析25-28
  • 2.2.3 我国保荐制度下保荐业务质量现状及原因28-29
  • 2.2.4 保荐制度下构建我国保荐业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必要性29
  • 2.3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29-32
  • 2.3.1 系统管理理论29-30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30
  • 2.3.3 绩效评价系统原理30-32
  • 小结32-33
  • 第3章 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3-42
  • 3.1 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3
  •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路径33-34
  •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解释34-41
  • 3.3.1 尽职推荐阶段维度评价指标35-36
  • 3.3.2 持续督导阶段维度评价指标36-37
  • 3.3.3 保荐机构业务规范性评价指标37-38
  • 3.3.4 保荐业务能力维度评价指标38-40
  • 3.3.5 保荐机构信用状况评价指标40-41
  • 小结41-42
  • 第4章 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42-48
  • 4.1 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42-44
  • 4.1.1 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42-44
  • 4.1.2 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44
  • 4.2 层次分析法在保荐业务质量评价中实施步骤44-47
  • 4.2.1 建立层次结构44-45
  • 4.2.2 确定判断矩阵45-46
  • 4.2.3 计算重要性排序46
  • 4.2.4 一致性检验46-47
  • 小结47-48
  • 第5章 案例分析48-54
  • 5.1 评价主体的确定和评价客体的选择48
  • 5.1.1 确定评价主体48
  • 5.1.2 选取A证券和B证券为评价客体48
  • 5.2 确定A证券和B证券的评价指标48-49
  • 5.2.1 案例A证券和B证券数据整理48-49
  • 5.2.2 案例A证券和B证券评价指标选取49
  • 5.3 评价A证券与B证券保荐业务质量的标准49-50
  • 5.4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选取指标的权重50-52
  • 5.4.1 建立保荐业务质量评价层次结构50
  • 5.4.2 确定判断矩阵、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50-52
  • 5.5 评价结果及分析52-53
  • 小结53-54
  • 第6章 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54-56
  • 6.1 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职责统一54
  • 6.2 明确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的职责划分54
  • 6.3 健全保荐业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54-55
  • 小结55-56
  • 总结与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波;保荐制度对湖北企业上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武汉金融;2004年11期

2 张锐;股市保荐制:已闻楼梯声[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22期

3 吴敬菽;上市保荐制强化券商竞争力[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4期

4 桑榕;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承销商声誉与我国保荐制度的建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邱明德;保荐制与投行业务转型[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6 喻鑫,胡莉娜;保荐制度下持续督导监管主体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4年14期

7 喻鑫,尹久;因应保荐制度带来的挑战、机遇和几个细节问题[J];经济论坛;2005年10期

8 余晓林;;完善我国的保荐制度[J];经营与管理;2008年08期

9 刘云松;;浅谈当前国内的发行上市保荐制度[J];金融纵横;2009年07期

10 ;“强化保荐责任,完善保荐制度”征文评选结果[J];深交所;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乾 弘 阎 岳;保荐制度亟需配套措施[N];证券日报;2004年

2 张旭东;保荐制将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张旭东;保荐制引发股市“革命”[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张旭东;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实施保荐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张旭东;保荐制将给股市带来什么[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李行微;理性透视保荐制的本质[N];中国证券报;2003年

7 恒泰证券 吴士君;保荐制下投资银行的转型与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张 锐;发行保荐制 已闻脚步声[N];经济日报;2003年

9 李侠;证券市场全面实施保荐制度[N];金融时报;2004年

10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保荐制,如箭在弦[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史敏勇;证券保荐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陆远;我国保荐制度有效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继红;我国保荐制度现状及完善对策[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5 刘璐;我国保荐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潘建;中国证券市场保荐制度状况及改革思路探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潘登;论证券市场中的保荐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王海斌;保荐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陈艳玲;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保荐制度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赵英栋;我国证券市场保荐制度完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保荐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11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