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04 23:5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背后,映射出的是中国特色经济增长轨迹。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控,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内涵要求。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展开归因分析,揭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困境,并精准施策,在"双支柱"调控总框架下,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经济增长动能切换中,培育地方政府运用核心资产价值循环驾驭债务风险的硬实力;在债务压力聚积环境中,提升地方政府有限债务空间的使用效率;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中,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内在基础;在债务风险实战维控中,重塑地方政府政务金融资本化生态。
【文章来源】:湖湘论坛. 2020,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归因分析
(一)基础性因素
1.经济周期因素
2.经济增长驱动结构因素
3.影子融资因素
(二)诱发性因素
1.外部事件冲击因素
2.资金流动性异动因素
3.房地产调整因素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滞后
(二)债务偿付价值循环有待升级
(三)“化存量、控增量”的债务空间管理任务艰巨
(四)体制、机制层面的配套性改革尚需深化
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策略建议
(一)在“双支柱”调控总框架下,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在经济增长动能切换中,培育地方政府运用核心资产价值循环驾驭债务风险的硬实力
1.深刻把握经济转型大势中的核心资产升级趋势
2.抓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主线,从土地价值循环升级为土地与新型核心资产股权价值双循环
(三)在债务压力聚积环境中,提升地方政府有限债务空间的使用效率
1.整体谋划、分类施策,设定存量风险化解目标
2.增量风险控制关口前移,从根本上抑制中长期债务风险
3.建立债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四)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中,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内在基础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分类解决区域债务风险问题
2.逐步消除地方政府非理性举债的内在冲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
3.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理机制
4.提高政府投资活动和各类债务的信息披露水平
(五)在债务风险实战维控中,重塑地方政府政务金融资本化生态
1.改变债务偿付逻辑,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
2.以精品投行为基点,完善地方政府政务金融体系
3.引导创新产业集聚
4.拓展多元化政务金融工具
5.抓好政务金融资源协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展与金融机构应对策略[J]. 周义人. 金融市场研究. 2020(01)
[2]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与能力测评——基于世界银行DeMPA模型[J]. 朱娜.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06)
[3]基建投资的质与量[J]. 刘陈杰. 中国金融. 2018(21)
本文编号:3118730
【文章来源】:湖湘论坛. 2020,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归因分析
(一)基础性因素
1.经济周期因素
2.经济增长驱动结构因素
3.影子融资因素
(二)诱发性因素
1.外部事件冲击因素
2.资金流动性异动因素
3.房地产调整因素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滞后
(二)债务偿付价值循环有待升级
(三)“化存量、控增量”的债务空间管理任务艰巨
(四)体制、机制层面的配套性改革尚需深化
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策略建议
(一)在“双支柱”调控总框架下,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在经济增长动能切换中,培育地方政府运用核心资产价值循环驾驭债务风险的硬实力
1.深刻把握经济转型大势中的核心资产升级趋势
2.抓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主线,从土地价值循环升级为土地与新型核心资产股权价值双循环
(三)在债务压力聚积环境中,提升地方政府有限债务空间的使用效率
1.整体谋划、分类施策,设定存量风险化解目标
2.增量风险控制关口前移,从根本上抑制中长期债务风险
3.建立债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四)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中,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内在基础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分类解决区域债务风险问题
2.逐步消除地方政府非理性举债的内在冲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考核机制的改革
3.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理机制
4.提高政府投资活动和各类债务的信息披露水平
(五)在债务风险实战维控中,重塑地方政府政务金融资本化生态
1.改变债务偿付逻辑,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
2.以精品投行为基点,完善地方政府政务金融体系
3.引导创新产业集聚
4.拓展多元化政务金融工具
5.抓好政务金融资源协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展与金融机构应对策略[J]. 周义人. 金融市场研究. 2020(01)
[2]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与能力测评——基于世界银行DeMPA模型[J]. 朱娜.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06)
[3]基建投资的质与量[J]. 刘陈杰. 中国金融. 2018(21)
本文编号:3118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11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