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审计质量与IPO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

发布时间:2021-07-26 08:27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实行核准制,根据核准制要求,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不仅要充分公开,而且必须要符合我国相关法律中《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和证券发行核准制下《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的条件,例如,《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应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后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上市批准。如果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不理想使其很难达到上市所必须达到的条件,该公司则有动机对其盈余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使盈余信息达到标准从而顺利获得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获得上市资格。此外,我国IPO公司的发行价格取决于公司的业绩,IPO公司的业绩好,一般发行价格也高,发行价格高,公司募集的资金也越多。因此,IPO公司为了提高发行价格具有通过盈余管理虚增盈余的动机。但是,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IPO公司必须公开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经内部管理人员编制的年度财务报告,还须由IPO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审计师鉴证才能披露。因此,IPO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对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程度。随着盈余管理活动被IPO公司广泛实施,学术界针对IPO公司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展开...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写作思路与方法
        1.2.1 写作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关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1.1 关于IPO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2.1.2 关于IPO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
    2.2 关于审计质量的研究
        2.2.1 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2.2.2 关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2.3 关于审计质量与IPO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2.3.1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3.2 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审计质量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
    3.1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手段
        3.1.1 盈余管理的概念
        3.1.2 IPO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3.2 我国IPO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3.2.1 达到证券市场上市目标
        3.2.2 提高股票发行价格目标
    3.3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3.3.1 契约理论
        3.3.2 委托代理理论
        3.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4 审计质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3.4.1 审计质量概念
        3.4.2 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4 审计质量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4.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
    4.2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
5 审计质量与IPO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检验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1.1 样本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2.1 审计质量的衡量
        5.2.2 盈余管理的衡量
        5.2.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4 实证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本文研究的结论
    6.2 本文的政策建议
        6.2.1 改革IPO制度
        6.2.2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抑制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6.2.3 进一步强化对审计师及其事务所的监督
        6.2.4 审计师及其事务所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真实盈余管理[J]. 刘银国,孙慧倩,王烨.  管理工程学报. 2018(02)
[2]应计盈余管理动机、方向与公司未来业绩——来自沪市A股经验证据[J]. 许文静,王君彩.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3]承销商-审计师合作关系、盈余管理与IPO定价[J]. 白霄,赵文耀,郑建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11)
[4]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手段及其监管[J]. 廖楚君,袁春生.  会计之友. 2017(15)
[5]真实盈余管理的原因:一个前景理论的解释[J]. 鲍学欣,曹国华,邢相春,王鹏.  管理工程学报. 2017(03)
[6]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传导路径——基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分析[J]. 胡华夏,洪荭,刘梦蝶.  财会月刊. 2017(06)
[7]真实盈余管理的渠道效应研究[J]. 罗琦,彭梓倩.  经济管理. 2016(08)
[8]管理层控制权、企业生命周期与真实盈余管理[J]. 陈沉,李哲,王磊.  管理科学. 2016(04)
[9]“濒死”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与再次“戴帽戴星”关系的检验[J]. 杜颖洁,史天瑜.  财会月刊. 2016(20)
[10]董事会特征、盈余管理动机与非流动资产处置[J]. 张敦力,崔海红.  财经论丛. 2016(07)



本文编号:3303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03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