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创意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30 04:05
实现文化创意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缓解乃至解决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在为我国各层面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实现“文化走出去”的宏伟目标。然而,目前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很少是针对具体行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企业的,且既有研究很少考虑到由于股权集中所产生的中小股东代理问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控制权私人收益视角研究了我国文化创意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文化创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本文收集了 1999年至201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49家文化创意上市企业的67个样本,实证分析了控制权私人收益视角下,我国文化创意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控制权私人收益、资产负债率对我国文化创意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第二,无形资产比率、股权制衡对我国文化创意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期获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对文化创意上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强度将逐渐减弱。对此,本文建议:严格控制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注重文化创...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412-.}(Il年文化创意企业第一大股东乎均持股比例姗
图2-1利益相关者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各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其他??主体的相关利益,不能一味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忽略其发展过程对其他利益主??成的影响。而且,在经济主体发展的过程中,其行为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制??否则就会破坏契约所约定的条款,导致企业签订新的契约和形成新的经济利??体。??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股东与不包括股东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的发展过??具有一致性:他们都十分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定的“专用性”、“排他性”资源,同时也共同承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全体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发展休戚与共,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考??益相关者的诉求。文化创意企业以客户的精祌需求为导向,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也要满足社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如各??、新闻传媒、影视等公司的产品不仅要考虑直接消费者需求,更要符合政府、??
3.1.1我国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量及其增长率分析??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及其增长情况能够呈现行业在市??场上受认可的程度。如图3-1所示',我国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量增长迅速,在??2014年就接近100万家,虽然2014年增速较2013年有着明显回落,但这是在2013??年有着极高增长情况下的持续增长,而且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增长??明显,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4%。??140?130.02?45%??120?9,62?h?■?35%??6〇?§?I?i5%??2012?2013?2014?2015?2016??■■■■文化创总企业法尺数个)?一文化创.&介业法人数增丨:二宇??图3_1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及其增长情况??:数据來源:2013〃十:-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统计年鉴(本小节同)。??统计年鉴上并没有文化创意企业/产业这一术语,而是使用文化及相关产业?本章使用文化创意企业/产业??代替文化及相关产业具有可行性:其一,正如前面章节所述,文化创意企业是一类并+具有统一定义的新穴??企业类型,各行业分类中并没有许接给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从其内涵上分析,文化及相关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其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管理层权力、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可持续增长——基于国有上市企业的经验研究[J]. 曹玉珊,潘孟,冉彬双. 会计之友. 2018(01)
[2]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J]. 柯玲. 财会月刊. 2017(11)
[3]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国际比较与对策建议[J]. 陈卫东,熊启跃.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2)
[4]资本投向差异与私利攫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经验证据[J]. 张硕,赵息. 会计研究. 2016(12)
[5]限售股解禁、资本投资与控制权私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J]. 吴冬梅,庄新田. 管理评论. 2016(10)
[6]融资惯性、控制权收益和民营化效率——基于星美联合的案例分析[J]. 步丹璐,刁媛. 财经研究. 2016(09)
[7]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控制权配置实证研究[J]. 王雷. 管理科学. 2016(04)
[8]经理人异质性与大股东掏空抑制[J]. 刘少波,马超. 经济研究. 2016(04)
[9]企业价值创造中无形资产的作用[J]. 姜武强. 企业导报. 2016(05)
[10]股权集中与第二类代理问题研究述评[J]. 吴世飞.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01)
博士论文
[1]国有企业民营化、控制权转移与私人收益[D]. 王书林.辽宁大学 2011
[2]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邱英.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研究[D]. 宋丹宁.天津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7202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412-.}(Il年文化创意企业第一大股东乎均持股比例姗
图2-1利益相关者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各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其他??主体的相关利益,不能一味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忽略其发展过程对其他利益主??成的影响。而且,在经济主体发展的过程中,其行为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制??否则就会破坏契约所约定的条款,导致企业签订新的契约和形成新的经济利??体。??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股东与不包括股东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的发展过??具有一致性:他们都十分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定的“专用性”、“排他性”资源,同时也共同承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全体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发展休戚与共,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考??益相关者的诉求。文化创意企业以客户的精祌需求为导向,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也要满足社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如各??、新闻传媒、影视等公司的产品不仅要考虑直接消费者需求,更要符合政府、??
3.1.1我国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量及其增长率分析??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及其增长情况能够呈现行业在市??场上受认可的程度。如图3-1所示',我国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量增长迅速,在??2014年就接近100万家,虽然2014年增速较2013年有着明显回落,但这是在2013??年有着极高增长情况下的持续增长,而且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增长??明显,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4%。??140?130.02?45%??120?9,62?h?■?35%??6〇?§?I?i5%??2012?2013?2014?2015?2016??■■■■文化创总企业法尺数个)?一文化创.&介业法人数增丨:二宇??图3_1文化创意企业法人数及其增长情况??:数据來源:2013〃十:-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统计年鉴(本小节同)。??统计年鉴上并没有文化创意企业/产业这一术语,而是使用文化及相关产业?本章使用文化创意企业/产业??代替文化及相关产业具有可行性:其一,正如前面章节所述,文化创意企业是一类并+具有统一定义的新穴??企业类型,各行业分类中并没有许接给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从其内涵上分析,文化及相关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其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管理层权力、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可持续增长——基于国有上市企业的经验研究[J]. 曹玉珊,潘孟,冉彬双. 会计之友. 2018(01)
[2]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J]. 柯玲. 财会月刊. 2017(11)
[3]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国际比较与对策建议[J]. 陈卫东,熊启跃. 国际金融研究. 2017(02)
[4]资本投向差异与私利攫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经验证据[J]. 张硕,赵息. 会计研究. 2016(12)
[5]限售股解禁、资本投资与控制权私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J]. 吴冬梅,庄新田. 管理评论. 2016(10)
[6]融资惯性、控制权收益和民营化效率——基于星美联合的案例分析[J]. 步丹璐,刁媛. 财经研究. 2016(09)
[7]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控制权配置实证研究[J]. 王雷. 管理科学. 2016(04)
[8]经理人异质性与大股东掏空抑制[J]. 刘少波,马超. 经济研究. 2016(04)
[9]企业价值创造中无形资产的作用[J]. 姜武强. 企业导报. 2016(05)
[10]股权集中与第二类代理问题研究述评[J]. 吴世飞.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01)
博士论文
[1]国有企业民营化、控制权转移与私人收益[D]. 王书林.辽宁大学 2011
[2]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邱英.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研究[D]. 宋丹宁.天津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72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7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