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述评:兼论融资融券制度的公司治理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07 19:01
  大股东掏空是伴随着股权的相对集中而衍生出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是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大股东掏空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对抑制大股东侵害行为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从大股东掏空的生成机制、手段、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公司治理机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在回顾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外部机制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探究这一新兴制度在抑制大股东掏空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对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可供改进之处,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大股东掏空的生成机制
    1. 股权结构不合理,为大股东掏空提供了机会。
    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为大股东掏空提供了便利。
    3. 法律制度不健全,为大股东掏空留下了机会与可能。
二、大股东掏空手段的界定
    1. 对现金流的掠夺。
    2. 对资产的掠夺。
    3. 对所有者权益的掠夺。
三、大股东掏空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
    1. 降低公司价值,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2. 降低信息透明度。
    3.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4. 增加股东与经理间的代理成本。
四、大股东掏空行为制衡机制的构建
    1. 公司外部监督制衡机制。
    2.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五、文献述评和未来研究展望
    1. 文献述评。
    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融券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存在治理效应吗[J]. 杨慧辉,刘伟.  财贸研究. 2018(09)
[2]续贷限制对微观企业的经济效应研究[J]. 刘海明,曹廷求.  经济研究. 2018(04)
[3]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 王亮亮.  金融研究. 2018(02)
[4]放松卖空管制与大股东“掏空”[J]. 侯青川,靳庆鲁,苏玲,于潇潇.  经济学(季刊). 2017(03)
[5]卖空压力影响企业的风险行为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倪骁然,朱玉杰.  经济学(季刊). 2017(03)
[6]中国式卖空机制与公司创新——基于融资融券分步扩容的自然实验[J]. 权小锋,尹洪英.  管理世界. 2017(01)
[7]“深康佳”中小股东维权:“庶民的胜利”抑或“百日维新”?——一个中小股东参与治理的分析框架[J]. 郑国坚,蔡贵龙,卢昕.  管理世界. 2016 (12)
[8]中国企业跨境交叉上市改善了公司治理水平吗?——基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实证检验[J]. 董秀良,张婷,孙佳辉.  中国软科学. 2016(09)
[9]放松卖空管制、公司投资决策与期权价值[J]. 靳庆鲁,侯青川,李刚,谢亚茜.  经济研究. 2015(10)
[10]媒体监督与控股股东侵占——一个理论框架[J]. 孟庆斌,汪昌云,张永冀.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08)



本文编号:3670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670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