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连云港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9 02:42
  从2008年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猛发展,全国融资平台的数量2008年有3000多家,2009年有8000多家,到2010年增加至1万余家,地方平台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迅速扩大,这三年平台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7万亿、7.38万亿和9.09万亿,这种发展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方政府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对以平台融资为主要融资途径的政府性债务违约的的风险也与日俱增,2014年,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为标志,一个又一个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文件出台,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15年以后,地方政府融资转向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从2014年至今,监管层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日趋严格,但是地方政府也在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扩张融资,这显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复杂程度,也对地方性债务风险防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及地方政府性政府风险防控的概念进行阐述,文章的理论基础有财政分权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目前连云港市地方政府债务总体可控,但是依然存在规模风险、机构风险...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方政府性债务
        2.1.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2.1.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
    2.2 理论基础
        2.2.1 财政分权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连云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现状分析
    3.1 连云港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
        3.1.1 连云港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本情况
        3.1.2 债务结构分析
        3.1.3 连云港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类型
        3.1.4 连云港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成因
        3.1.5 连云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现状
    3.2 连云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问题
        3.2.1 债务的信息不透明
        3.2.2 各级政府举债能力差别大
        3.2.3 财政资金管理混乱
        3.2.4 平台整合后的管理弊端
    3.3 连云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问题的成因
        3.3.1 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3.3.2 融资平台管理不规范
        3.3.3 观念转变不彻底
        3.3.4 专业人员储备滞后
第4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的国内外经验分析及启示
    4.1 国外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的做法
        4.1.1 美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分析
        4.1.2 日本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分析
        4.1.3 新西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分析
    4.2 国内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分析
        4.2.1 吉林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分析
        4.2.2 浙江省义乌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分析
    4.3 国内外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措施的启示
        4.3.1 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
        4.3.2 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4.3.3 加强债务监督
        4.3.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第5章 连云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对建议
    5.1 进一步提高债务管理能力
        5.1.1 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
        5.1.2 做好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的引导
        5.1.3 强化对隐性债务的管理
        5.1.4 提高财政资金及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
        5.1.5 提升债务风险发生后的应急能力
    5.2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5.2.1 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机制
        5.2.2 建立全口径债务管理体系
        5.2.3 推进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5.2.4 建立债务考核问责制度
    5.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推动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
        5.3.1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5.3.2 推动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
    5.4 提高融资平台规范科学化管理水平
        5.4.1 突出做好制度设计
        5.4.2 制定新老债务划断的过渡期方案
        5.4.3 扩大项目融资的通道
        5.4.4 加强专业人才储备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5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025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