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模型的云南省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耦合模型的云南省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随着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类型的不断变化、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国家对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度的逐渐增强,旅游业发展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于此同时,交通作为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重要手段,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具有强的产业关联性,其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此,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经济学和交通运输相关理论,在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相互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模型,对云南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和研究其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状况以及两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为推动区域旅游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布局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推动两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云南省2004年至2013年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状况以及各州市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首先,云南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业的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但是实证结果表明两业的发展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上,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其次,虽然云南省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整体的协调水平仍然较低,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作用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云南省各州市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昆明及周边地区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较为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最后,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及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云南省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耦合 交通 旅游 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12.7;F592.7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问题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4-15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创新点15
- 1.4 文章技术路线图15-17
- 2 文献综述17-24
- 2.1 关于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文献综述17-21
- 2.1.1 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17-18
- 2.1.2 旅游交通的相关研究18-19
- 2.1.3 交通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方式的相关研究19-21
- 2.2 关于耦合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综述21-23
- 2.3 文献评述23-24
- 3 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24-30
- 3.1 相关理论基础24-27
- 3.1.1 “点——轴理论”24-25
- 3.1.2 协同理论25-26
- 3.1.3 系统耦合理论26-27
- 3.2 理论分析框架27-30
- 4 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分析模型30-38
- 4.1 模型及分析方法30-35
- 4.1.1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30-32
- 4.1.2 交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测量32-34
- 4.1.3 交通与旅游业发展协调模式34-35
-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35-38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5-36
- 4.2.2 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36-38
- 5 云南省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实证分析38-55
- 5.1 云南省交通和旅游业发展状况38-44
- 5.1.1 云南省交通发展现状38-41
- 5.1.2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41-44
- 5.2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44-55
- 5.2.1 云南省交通与旅游业总体协调发展程度分析44-49
- 5.2.2 云南省各地区交通与旅游业总体协调发展程度分析49-53
- 5.2.3 小结53-55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55-59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55-56
- 6.2 政策建议56-58
- 6.2.1 推动交通与旅游业整体规划和布局,实现同步协调发展56-57
- 6.2.2 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57
- 6.2.3 合理利用区域资源,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57-58
- 6.3 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2-64
- 学位论文数据集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强,岳群;对垦区交通运输业发展走向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2 赵海燕;中国交通运输业与黑龙江省沿边口岸的发展[J];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05期
3 热孜娅·哈巴斯;对新疆交通运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袁伟峰;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轨道运输[J];综合运输;2002年02期
5 经运;上半年交通运输业的几个特点[J];综合运输;2002年08期
6 王毅;交通运输业面临“非典”考验[J];综合运输;2003年05期
7 王国强;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电业;2003年12期
8 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樊桦;;交通运输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途径[J];综合运输;2006年05期
10 吴云勇;王兆生;;中国交通运输业“瓶颈”问题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忠光;;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测评[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涛;;交通运输业绿色投入产出模型的理论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王贺礼;谢运生;罗成龙;黄贞岚;;交通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凯;张晓东;;交通运输业应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融入与拓展[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炜熙;张金桥;;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系统恢复的影响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6 娄菁;;低碳交通-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新文;;西部大开发应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泽民;杨晨;;入世对兵团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中等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二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致中;;中国交通运输业与运筹学[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10 张冀新;;生产性服务-交通运输业-城市群的纵向集成创新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陆娅楠;破解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难题[N];人民日报;2008年
2 郭艳君 驻马店市天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推动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N];驻马店日报;2008年
3 杨传堂 交通运输部部长;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五大任务[N];经济日报;2013年
4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八月全国推开[N];中国交通报;2013年
5 记者 赫文芳;我市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N];大同日报;2013年
6 实习生 王悦良;前6月 我市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4亿余元[N];攀枝花日报;2013年
7 窦桐;上半年交通运输业投资回暖[N];中国冶金报;2013年
8 记者 陈熹 通讯员 高斌 实习生 苏雪琦;交通运输业加速提质[N];湖北日报;2013年
9 记者 于宛尼;交通运输业技能竞赛决赛落幕[N];工人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梁振君 通讯员 曾德立;交通运输业投资撑起半壁江山[N];海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廷华;河北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7年
2 肖义勇;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3 林荣;山东省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牟星;“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5 吴来福;公路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征管问题及解决办法[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张霞;“营改增”对云南省交通运输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姚慧慧;“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曾颖;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政策模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贺芬芳;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陈娟;“营改增”对南昌某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耦合模型的云南省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0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