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9: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往来日益紧密,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群间的新型交通方式。城际轨道交通的票价是保证城际轨道交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城际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方法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基于拉姆齐模型研究了适用于新建城际轨道交通的完整的票价制定方法体系。首先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拉姆齐模型解决城际轨道交通定价问题的思路;其次,明确了城际轨道交通的交通特性和经济特性,提出了城际轨道交通的定价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现有定价理论应用于城际轨道交通定价的适用性;然后,重点研究了城际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影响因素,其中运输成本、运输需求、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和居民出行特征等对票价制定的影响较大;最后,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定价拉姆齐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参数的标定方法,通过预测未来年的分担率与客流量、边际成本、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来确定最终的运价率,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长白城际轨道交通进行模型验证。通过对白城市居民进行出行调查,分析居民的实际出行特点,结合拉姆齐模型,得出最终长白城际轨道交通的票价率。本文设计的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方法和参数标定方法,为完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方法定价可使运营公司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尽可能获利,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于新建城际轨道交通的定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际轨道交通 拉姆齐定价模型 最优票价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7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小结13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第2章 城际轨道交通定价原理分析15-25
  • 2.1 城际轨道交通特性分析15-18
  • 2.1.1 城际轨道交通的交通特性分析15-16
  • 2.1.2 城际轨道交通的经济特性分析16-18
  • 2.2 城际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原则与目标18-20
  • 2.2.1 城际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原则18-19
  • 2.2.2 不同时期城际轨道交通的定价目标19-20
  • 2.3 城际轨道交通定价理论20-25
  • 2.3.1 运输成本定价理论20-22
  • 2.3.2 运输价值定价理论22
  • 2.3.3 供求关系定价理论22
  • 2.3.4 拉姆齐价格理论22-25
  • 第3章 城际轨道交通票价模型建立25-31
  • 3.1 城际轨道交通票价制定影响因素分析25-27
  • 3.1.1 运输成本25
  • 3.1.2 运输需求25-26
  • 3.1.3 运输方式竞争26-27
  • 3.1.4 旅客出行特征27
  • 3.1.5 其他因素27
  • 3.2 建模思路与模型假设27-28
  • 3.2.1 建模思路27-28
  • 3.2.2 模型假设28
  • 3.3 拉姆齐模型的建立28-31
  • 第4章 拉姆齐模型参数确定方法31-41
  • 4.1 城际轨道交通分担率及客流量预测31-37
  • 4.1.1 居民出行选择行为分析31-34
  • 4.1.2 分担率预测模型及参数标定方法34-36
  • 4.1.3 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36-37
  • 4.2 边际成本的确定37-38
  • 4.3 需求弹性的确定38-39
  • 4.4 拉姆齐平均票价率的确定39-41
  • 第5章 实例分析41-55
  • 5.1 白城到长春城际轨道概述41
  • 5.2 白城市经济与交通现状41-43
  • 5.3 白城到长春间居民出行数据调查43-46
  • 5.4 模型应用计算46-55
  • 5.4.1 运输服务属性值及权重系数的计算46-49
  • 5.4.2 分担率预测及客运量计算49-51
  • 5.4.3 边际成本及需求弹性的确定51-52
  • 5.4.4 拉姆齐票价率的确定52-55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5-57
  • 6.1 总结55
  • 6.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61-63
  • 作者简介63-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章;杨耀;;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12期

2 李忍相;叶霞飞;;客运专线与城际轨道交通并行建设时机探讨[J];综合运输;2008年06期

3 王毅;三大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解读[J];综合运输;2005年07期

4 朴爱华;;关于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J];综合运输;2009年04期

5 许振田;刘福生;孙志华;;基于产业关联度的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6 王罗平;谭勇;;城际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流量预测方法研究[J];河南科技;2013年04期

7 ;张祥安 加快发展跨区域城际轨道交通[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4年04期

8 贾颖伟;关于建设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构想[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Z1期

9 张琦;;城际轨道交通敷设方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6期

10 赵旭峰;;我国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发展若干问题思考[J];综合运输;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志红;;加快建设我国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必要性分析[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韦飚;;发展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刍议[A];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新发展——《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基于出行链的城际轨道交通通勤出行选择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C];2014年

4 陈春峰;;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及制动技术分析[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许中容;;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协调研究[A];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开工[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志红;;城际轨道交通桥梁梁端扣件节点间距研究[A];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章;地区性城际轨道交通网展望[N];东方早报;2005年

2 毛臻;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启动[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3 记者 耿庆海;青烟威潍将建城际轨道交通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通讯员 关学军;济南都市圈城际轨交开建[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刘爱平;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展开年度决战[N];人民铁道;2010年

6 记者戴畅;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正式启动[N];锦州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斌;城际轨道交通网引发长三角“同城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蒋心和;城际轨道交通呼之欲出[N];解放日报;2004年

9 记者 蒋心和;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掀高潮[N];解放日报;2005年

10 黄庭钧 徐寿松;长三角规划城际轨道交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长江;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蓉华;城际轨道交通系统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尹国栋;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陈鹏;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交通换乘衔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魏薇;基于城际旅客出行行为的客流敏感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5 李菲;挣值法在城际轨道交通施工项目动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6 赵慧;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陈康;珠三角公路客运与城际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秦巧云;城际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能耗的测算及其服务水平对城际交通运输能耗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兴博;城际轨道交通车站布局及站内设施布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徐满满;城际轨道交通引入枢纽地区车站选址方案比选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43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