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4:32
【摘要】:“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今后建筑发展的方向,相关研究指出成本是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绿色建筑成本管理方式的差异,将导致成本管理绩效的不同。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将有助于绿色建筑开发商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绿色建筑成本管理绩效,降低“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有利于在我国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节约资源。所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重点在于摸索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改善方法主要有两种角度,即管理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 ①管理学角度。本文将分别通过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体系的系统改善和局部改进,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在系统改善中,本文通过发现绿色建筑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动态成本管理模型;在局部改进中,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得出影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了一些控制策略,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绩效。 ②经济学角度。本文将试图寻找一种制度安排,减少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摩擦和冲突,以达到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均衡,以此来激励和约束各方为达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成功而共同努力,提高经济活动的绩效。因此,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分析绿色建筑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成本和收益,提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全团队成本管理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分为六个部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其中,第一章是作为本论文的立足点,明确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做文献综述。第三章是从管理学角度,通过系统改善,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第四章是从管理学角度,通过局部改进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第五章是从经济学角度,通过制度安排上的创新,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绩效。第六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性论述,并对本文研究中的不足进行陈述,希望能够为后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图文】:

曲线,全寿命周期费用,绿色建筑,曲线


间价值的情况下,,用来做经济评估时所考虑的所有相关费用,包括投资费用、能源费用、非能源的其他运营费用、维护费用和处理或拆卸费用等。我国学者[34]也认为,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应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建筑物从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拆毁的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总费用。绿色建筑包括的寿命周期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关系如图 2.2 所示。总结相关研究成果[35],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成本变化情况应如图 2.所示,其在前期准备--建造阶段所花费费用是递增的,直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时才表现出下降趋势,交付使用后的运营阶段基本保持一定的费用水平并略有上升而且此阶段的持续时间要比前期准备、建造阶段长得多,最后在处置阶段时期中费用再度大幅上升时。这样建筑总费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应是图中曲线所包括的总面积。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动态成本,管理模型


态成本管理方法[42,45、46],建立了如图3.1所示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动态成本管理模型,有利于提高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绩效。图3.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动态成本管理模型Fig. 3.1 The Dynamic Green Building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 Model该模型具体步骤分析如下:第一步:建立绿色建筑成本性能数据库。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92;F406.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杰;张晓亚;温晓崖;杜靖宇;;浅析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2 ;绿色建筑推广任重道远[J];21世纪建筑材料居业;2011年06期

3 殷昆仑;谭剑;;木材在景观和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1年07期

4 孟扬;;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住宅;2011年09期

5 陈桂龙;;深圳保障房绿色建筑开发实践[J];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11期

6 何军林;润心;;什么叫绿色建筑[J];建筑工人;2011年07期

7 贾衍邦;潘海涛;崔伟;;以住宅产业化支撑绿色建筑持续发展——访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王立[J];城乡建设;2011年07期

8 ;飞利浦领跑中国绿色建筑照明标准[J];中外建筑;2011年06期

9 ;飞利浦领跑中国绿色建筑照明标准[J];建设科技;2011年14期

10 王安罗;赵骏;;推广绿色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宁;董聪;江见鲸;;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分析与探索[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汪炎平;;绿色建筑与智能、低耗节能[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海荣;沈剑;谌金虎;张海波;;推广绿色建筑,创建节约型工地[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一辑)[C];2010年

4 程大章;刘钢;;绿色建筑智能系统工程的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周波;;浅议新世纪的“绿色建筑”倾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伟华;将国政;茅靳丰;梁大伟;;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A];第四届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朴在林;李泉海;孙国凯;张文基;倪云枭;;农村住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夏令操;;从LEED评估体系到绿色建筑设计的随想[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9 张勤;;推行绿色建筑 建设生态城市[A];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四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韩君伟;董靓;;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薇;中美共同研讨“绿色建筑”[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涂和平(作者系武汉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 促进建设节约型城市[N];长江日报;2005年

3 ;一般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区别[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涂和平;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势在必行[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绿色建筑走向中国[N];中国民航报;2005年

6 王尚 隋同波 宁理;绿色建筑在美国走向主流[N];广东建设报;2005年

7 记者 董山峰;什么是真正的“绿色建筑”[N];光明日报;2004年

8 文/实习生 吴红桥 记者 陈永耀;王有为谈中国绿色建筑[N];杭州日报;2005年

9 李晓娟;美国的绿色建筑设计[N];建筑时报;2004年

10 徐波;什么样的建筑是绿色建筑[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进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一平;为绿色建筑的循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苏海锋;配电系统规划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秀艳;绿色建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措施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6 何伟怡;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路径:LCC推广促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柴宏祥;绿色建筑节水技术体系与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喻李葵;建筑环境性能模拟、评价和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汪任平;生态办公场所的活性建构体系[D];同济大学;2007年

10 王静;城市住区中住宅环境评估体系指导作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倩仪;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胡海涛;绿色建筑艺术创作理念与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李洁;绿色建筑的环境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张静;绿色建筑整合设计过程初探[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5 赵U

本文编号:2636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2636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