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公允价值在寿险合同负债计量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9:25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保险合同在内的金融工具中。在保险会计中,大部分保险资产都属于金融工具而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权益;而保险合同负债(各种责任准备金)却仍然采用基于谨慎的精算假设的传统精算方法进行评估以满足法定监管要求。保险资产和负债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导致了会计错配问题,即外界市场条件的变化客观上对保险资产和负债产生相同的影响,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会计制度使得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的变化不一致。会计错配扭曲了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由此也会误导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要解决会计错配就要对资产和负债采用一致的计量属性。一种方法是将保险资产还原为历史成本计量,当然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保险资产大都是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优的计量属性,我们不能使历史倒退;既然不能改动资产的计量属性,那么我们就只能采用第二种方法,以公允价值计量保险负债。事实上,国际国内已经在研究保险合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已经成为保险会计界当前的热点话题。本文选取寿险合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寿险合同本身,研究寿险合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基本思路和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文献综述,本文立足于国内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将文献综述作为独立的一章加以概述以显示其重要性。这部分从两个方面综述,首先综述公允价值含义的演变。公允价值的概念总让人感觉很模糊,因为它没有规范公允价值到底是怎么计量的,即没有从计量的时点和具体计量方法等方面界定,而是从不同于其他计量属性的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公允性来定义。国际上IASB和FASB等权威机构早已致力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并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对其定义也在逐渐完善中。虽然两者之间有些细微区别但已显示出趋同性。概括起来,公允价值的界定包括几个方面:交易主体具有“持续经营”、“熟悉情况”和“自愿”的特征;交易性质必须是“公平交易”。在梳理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后,该部分综述国内国际上对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相关的研究文献。IASB的研究比较完善,从最初的三要素模型为基础演绎出当前退出价值和进入价值的模型,在被否定后又提出了四要素模型,将边际分为风险调整和剩余边际两部分。其模型框架已初步确定,接下来主要是关于具体细节的讨论以及实务操作方法。而FASB大多数人主张三要素模型,即以综合边际代替风险调整和剩余边际。我国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09年出台的《规定》借鉴了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了公允价值概念计量寿险合同负债。 第二章是关于会计计量属性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知识的梳理。会计计量简单地说就是财务报表项目以货币金额表示的定量化过程。FASB、IASB对计量属性的分类有些细微区别,但主要都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内的五种计量属性。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将公允价值包括在其计量属性体系中。而我国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计量属性分为五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我国将公允价值作为独立的一种计量属性。本章提出公允价值是最优的计量属性,其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特点。随后介绍公允价值评估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适用于有公开市场报价的情况,直接以公开市场报价作为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第二层次适用于没有相同项目的市场报价但存在类似项目市场价格的情况,以类似项目的市场报价为基础并进行调整作为目标项目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第三层次是当前两个层次均不适用时,采用估价模型进行估价。 第三章介绍了过去长期采用的传统精算方法的原理及方法,简要概述了理论责任准备金和调整的责任准备金的精算方法。并分析国际上对寿险责任准备金比较典型的几种精算规定的异同:我国之前的精算模型中设定的精算假设十分保守并且一旦设定后不能改变;美国基于USGAAP以最优估计加不利偏差准备计量,相对我国要公允,但其也是将各项假设锁定,只是在期末进行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澳大利亚在美国的基础上又有了进步,不锁定假设,每个报告期末根据当前信息调整假设重新估计准备金负债。然后从解决会计错配和寿险合同的内嵌期权计量的要求出发,分析寿险合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并分析传统精算方法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最后根据寿险合同负债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流动性的特点,分析寿险合同负债的公允价值评估的使用原则及方法,并提出对于寿险合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只能采用第三层次的估价模型进行评估。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详细介绍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IASB2007年的讨论稿提出的三要素框架以及当前退出价值模型,但由于其基于事实上不存在的假设而被否定;2010年8月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四要素模型:对未来现金流的明确的、无偏的、以概率加权平均的当前的估计;货币的时间价值;由于未来现金流在时间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风险调整;用于消除合同首日利得的金额(剩余边际)。而FASB大多数人主张三要素模型,即将风险调整和剩余边际以综合边际代替。对于三要素与四要素模型的选择,折现率的确定,风险调整的方法以及剩余边际的摊销方法目前还有争议,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最后一节中立足于本国,梳理我国的保险负债计量模式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规定》中提出的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量模型的框架及实务中产生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五章分析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寿险合同负债可能面临的困难及问题,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准备,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和提供行业指导,保险公司财务人员和精算人员多学习多交流,提高专业技能,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提供更相关可靠更公允的会计信息的目标。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在选题上比较新颖,紧跟保险会计界的最新讨论热点,具有研究价值;在文献资料上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寿险合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向的综述,为我国寿险准备金计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在内容上,基于国际最新研究动向基础,讨论IASB“四要素”模型和FASB“三要素”模型的不同处理及选择,折现率的确定,风险调整的方法,剩余边际的后续计量等,探索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模型;并针对我国当前的责任准备金的计量模型,分析其在实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个人的小小建议。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840.3;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兵;论寿险公司内含价值的评估[J];保险研究;2001年03期

2 徐楠楠;任若恩;郑海涛;;论公允价值在寿险负债评估中的应用[J];保险研究;2008年09期

3 陈戈;;保险公司负债公允价值的评估[J];保险研究;2009年01期

4 徐楠楠;任若恩;郑海涛;;保险负债的风险价值边际:评估方法及应用[J];保险研究;2009年05期

5 葛家澍;;未来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模式──兼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J];财务与会计;1999年02期

6 徐华,孙磊,李雪佳;或有损失与保险负债会计[J];金融会计;2001年08期

7 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年04期

8 张为国,赵宇龙;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FASB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概览[J];会计研究;2000年05期

9 彭玉龙;;保险合同会计——进展、反思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5年07期

10 李荣林;崔华清;孟林;;关于保险合同负债计量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华;有关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会计问题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毛宛玲;我国寿险公司资产会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周婕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陈勇;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林熠蓉;保险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8年

6 杨海松;寿险责任准备金会计计量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本文编号:2812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2812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