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楚人的联姻风习及其历史嬗变
本文关键词:试述楚人的联姻风习及其历史嬗变 出处:《江汉论坛》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楚婚俗 伦理观念 独特形态 神韵风采 历史嬗变
【摘要】:婚俗既是社会风俗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表现,又是内涵深广值得认真研究的基础科学命题。由于楚国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脱胎而来,所以,它比中原地区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社会的习俗。其奇异的婚俗和充满浪漫的情调与中原地区大异其趣。特别是楚人在婚姻方面能打破繁琐的礼节,比较尊重人的个性,这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荆楚全书”(项目编号:10&ZD093)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892.22;K225
【正文快照】: 婚俗既是社会风俗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表现,又是内涵深广值得认真研究的基础科学命题。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制约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环境,生长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果实。楚地物产丰富,山雄水秀,云烟多变。客观环境造就了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任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糟粕批判[J];网络财富;2010年05期
2 姜明;古代蒙古草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观念[J];前沿;2005年09期
3 郭齐勇;时代演进与文化重构——评‘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J];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05期
4 唐子奕;自觉与自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随笔之一[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林少雄;;中国饮食文化与美学[J];文艺研究;1996年01期
6 刘志琴;;饮食与伦理——从吃饭解析中国传统文化模式[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01期
7 ;徽州文化小资料[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金霞;;从中韩婚俗看两国人文共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计志宏;;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0年11期
10 曾振宇;刘富国;;“爱其所亲”:寻找孔子的孝文化基因[J];走向世界;2011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姜明;;诚信伦理与生态伦理——草原文化的思想精髓[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侯丽清;姜明;;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特色经济的发展[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刁宗广;;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刘娜;;儒学文化中“孝悌”思想的当代价值[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漱渝;国学热三思[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杜秀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N];辽宁日报;2006年
3 陈友义;试论海外潮人的文化传播对近代潮汕文化嬗变的历史作用[N];汕头日报;2005年
4 陈漱渝;国学热中的沉思[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杨生仁;从传统节日看民俗文化[N];宜春日报;2008年
6 林世钰;中秋法定假日:民俗回归的本义[N];检察日报;2008年
7 明慧;《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近日问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缺憾[N];联合日报;2008年
9 记者王长河 沙星海;马街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举行[N];平顶山日报;2009年
10 驻浙江记者 骆蔓;小曹娥镇努力建设孝德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坤丽;壮族民歌文化定位的历史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燕玉;当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哲学意蕴[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盛婕;圣诞节在中国当代社会的接受与影响[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0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5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