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演变与上海的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演变与上海的发展策略研究 出处:《新金融》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系列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金融中心不断向区域广泛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上海金融中心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与期权市场、财富与资产管理市场等领域与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上海需要抓住我国金融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明确自身定位、放松政府管制、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宏观环境、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先行先试,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分类号】:F832.7
【正文快照】: 国际金融中心是联结各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枢纽(谌斌,2011)。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大背景下,其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世界发展史表明,经济的崛起必然伴随着金融的崛起,而金融中心的崛起是金融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以竞争性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莹;;规范金融市场体系 推动金融核心区建设——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综述[J];浦东开发;2010年09期
2 本刊特约评论员;;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2009年04期
3 吉晓辉;;关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2006年10月26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J];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6期
4 张泽慧;;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以上海为例[J];西南金融;2006年04期
5 李庭辉;;市场体系、制度环境与区域统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J];浦东开发;2010年07期
6 朱文生;;“2008'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周道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11期
8 杨咸月;;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及其缩短思路[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9 石春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之旅[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8年08期
10 吴爱雯;;上海,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J];国际市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立行;;论经济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张红;;系统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陆红军;;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估研究[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4 陈岱松;罗羽琪;何单;;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建设——新中国60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王景武;;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探讨直接融资新途径[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纯福;;金融创新发展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资源开发[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7 聂峰;;创建金融BPO人力资源供应新模式的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聂峰;;上海金融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程恩富;周肇光;;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可能性[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黄福宁;贾莹莹;;上海人民币产品中心建设:阻碍因素及破除对策[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庭钧;上海急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新贵[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民盟上海市委会;完善金融体系和环境[N];文汇报;2008年
3 记者 陈韶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公布[N];文汇报;2006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耿飞;上海力争201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框架[N];证券时报;2006年
5 记者 田泓;“十一五”期间 上海迈向国际金融中心[N];人民日报;2006年
6 李刚;上海公布国际金融中心“十一五”规划[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庭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棋到中局”[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屠光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核心在于要素市场体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文绩;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突破口在哪?[N];上海金融报;2006年
10 郗佳荃;上海公布国际金融中心“十一五”规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段建宇;中外银行产业升级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陈晖;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忠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付东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园园;天津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2 陈洁莉;论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劣势及发展对策[D];苏州大学;2007年
3 何靓;从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看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王丰明;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金融职业认证制度的发展和上海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D];复旦大学;2009年
5 郭亮;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许亦楠;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张永芬;建设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劳纯燕;欧美碳金融市场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9 薛文理;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燕萍;利率互换交易(IRS)及在我国的应用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9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32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