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基于实物期权的突破性创新投资决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8 14:27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物期权的突破性创新投资决策分析 出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突破性创新 实物期权 投资决策 技术创新 创新管理


【摘要】:鉴于突破性创新无论是在创新本身特性还是在机会识别以及技术发展过程等方面均与传统的渐进性创新截然不同,导致其投资决策分析所采用传统的DCF法和NPV判断规则将不能完全反映整个创新过程中投资者所面临诸多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以及由此带来项目价值的改变。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决策方法来准确估算投资项目的价值,把握项目创新过程中最佳的投资机会,是众多投资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突破性创新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之一。通过剖析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和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弊端,引入了以二项式或四项式为基础的实物期权模型来估计项目价值,充分考虑了项目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价值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Abstract]:In view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both in itself or i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feature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 on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ncremental innovation, leading to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analysis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DCF method and the NPV rule will not fully reflect the whole innovation process of investors faced influence factors of many dynamic uncertainties and the resulting project value changes. So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metho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value of investment projects, grasp the best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nnovation, many investors is confused, there is also a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one of the drawback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cal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al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analysis method, introduces the real option model with binomial or four type of the estimated value of the project, charg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uncertain factors on the project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the project.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文化精品课题(12SYC-040)
【分类号】:F830.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加剧、企业分布化、产品复杂性的增加、新兴技术的快速出现和更迭,加之用户对超越产品成本和质量需求的递增,突破性创新作为企业真正发展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跨越,进而抢占市场先机,融入技术前沿的途径之一,已日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知并着手采纳和发展[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简志宏,李楚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物期权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2 夏晖,曾勇;多代新技术的最优投资策略和扩散研究——一种实物期权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3 李启才,杨明,肖恒辉;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多阶段实物期权分析[J];经济数学;2004年02期

4 范龙振,唐国兴;产品专利价值评价的期权定价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胜国;;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J];四川有色金属;2012年01期

2 章冬梅;;谈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如何做好项目申报工作[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朱振才;培育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与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徐文昕;徐家源;;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吴怡;张本越;;中西式快餐的技术创新比较[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徐向艺;任荣;;中、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比较研究——国际经验与启示[J];比较管理;2011年02期

7 孔祥智;北京市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朱思群,赵其斌,李玉坤;《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的市场竞争战略[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9 游文丽,王彤;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02期

10 杜生鸣;鲁耀斌;白彦;;消费者交易行为的实物期权方法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创新:一种非技术立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宋北光;;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3 李成龙;刘智跃;;产学研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奚隽;;在科技兴安视野下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付丽;;区域自主创新 能力提升对策研究[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6 张志成;;论实质审查制度的改革[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7 朱方伟;;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周渝慧;王立德;朱洁琳;;电气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黄本笑;范如国;魏亦;张婷;;R&D投资中期权博弈模型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崔士光;;新产品推广与服务创新框架——以我国影像行业数码化为例[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焱;基于价值实现的电信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卫红;城市电网规划风险评价模型及风险规避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志榕;从“创意”到“项目”[D];中南大学;2010年

4 汪俊;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向峥嵘;顾客忠诚迁移过程中的营销决策与竞合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朱新财;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网络的管理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阳军;不确定条件下最优投资时机和投资规模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琳;基于生态经济体系的MOT方法在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小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令狐克波;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珊;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华菁;以提升绩效为目标的军队科研机构现代信息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季春;基于企业生态位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郝文君;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赵辉;D公司新型密炼机产品创新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永慧;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俊峰;奥镁公司隧道窑余热回收项目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佳,曾勇;技术创新速度对新技术购买行为的影响——两代未来创新的情况[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2 范龙振,唐国兴;项目价值的期权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3 范龙振,唐国兴;投资机会的价值与投资决策——几何布朗运动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应贵;;技术创新对融资模式的选择[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黄权国,王健康;实物期权计算方法述评[J];特区经济;2005年03期

3 潘峰;;实物期权在股票发行定价中的应用[J];经济论坛;2008年17期

4 涂平晖,张子刚,王世春;实物期权的分类及其实例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5期

5 杨辉;实物期权在项目信贷评估中的运用[J];金融论坛;2005年05期

6 毛敏敏;;基于实物期权的船舶投资决策分析框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3期

7 芮绍平;王国华;;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临界值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8 杨茂;;机会成本在现代投资理论中的期权核算及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36期

9 尹海员;李忠民;;行权成本变化时美式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10 李毅;向党;;贷款决策中运用实物期权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J];投资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光军;曾勇;;新兴技术的研发投资决策[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成刚;;FDI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协整理论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刘玉青;张金隆;毛明松;;基于实物期权的移动服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玮玮;盛巧燕;吴优;;基于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决策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晏文隽;郭菊娥;;风险投资估值调整协议的实物期权价值及其应用[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史小敏;杜志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战场工程投资决策[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田增瑞;司春林;;创业期权与其管理价值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余冬平;;基于期权博弈的多因素投资决策模型[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10 余冬平;邱菀华;;R&D战略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分析[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王金;技术创新引领电子板块 龙头公司增长看好[N];财经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锦晓;海信科龙:杀入白电前三强[N];证券日报;2010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桑慕;ST科龙通过技术创新实施高端战略[N];证券时报;2007年

4 ;亚行资助ICT教育[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石晶 裴莉萌;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高璐;技术创新提升上期所核心竞争力[N];证券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赵学毅 张颖;技术创新受扶持 高端装备四板块8龙头强势出击(一)[N];证券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子强 孙华;技术创新受扶持 高端装备四板块8龙头强势出击(二)[N];证券日报;2011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张哲;医疗器械业的出路在于技术创新[N];证券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林玫娟;华鲁恒升盈利稳步增长[N];证券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云;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朱孝忠;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何伟;风险投资与高技术创业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4 沈能;技术创新的金融安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成刚;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丁姗姗;不确定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肖建;风险投资对我国科技创业项目基于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彭若弘;实物期权波动率及价值对电信投资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徐枫;风险投资决策评价中的实物期权理论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颖;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2 于昕;实物期权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孙萍萍;基于实物期权的BOT高速公路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小柳;在投资项目时间有限情况下的实物期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李舒;基于组合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投资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赵浩;基于实物期权的IT平台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傅小燕;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张银;基于收益—实物期权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李曼;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陈志;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97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397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