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06 22:56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2年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何东桓  

【摘要】:股指期货,即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的一种期货合约,合约的交易双方约定在特定的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买卖规定数量的股票指数。 股指期货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物,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已经率先推出了第一支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从此之后,股指期货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起来。而做为股市市值总市值居于全球股票市场前列的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之路却屡经波折,直到2010年4月16日,第一支股指期货合约——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才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变革,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诞生将有利于我国构建成熟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必将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那么弄清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引入会对相应现货市场价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非常重要。一方面,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否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股指期货与其对应的现货市场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这正是本文试图研究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对A股现货市场的影响。 首先本文采取绘制走势图的方法来直观描述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相应走势,并使用文字阐释走势形成的宏观基本面等外在的原因,以此作为定性分析。 接下来,本文通过计量检验进行定量分析考察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变化。这一部分,本文采用2008年6月10日至2012年2月29日之间沪深300指数所有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共907个数据),并且以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日即2010年4月16日为界,分为两个等容量数据的子样本(各454个数据)。然后,对全样本数据建立ARMA模型,GARCH模型,在原始模型中加入代表沪深300股指期货引入因素的虚拟变量D,在其推出前赋值为0,推出后赋值为1。检验虚拟变量的显著性以及其大小值来判定股指期货是否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产生影响。利用GARCH模型的扩展TGARCH,EGARCH模型主要验证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特点。除此之外,本文对两个等容量的子样本进行GARCH建模,分析GARCH模型中条件方差方程系数的变化,来判定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 前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只是考察了现货市场的波动,只利用了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的数据,没有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数据,从而无法更深入地弄清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是否领先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即沪深300股指期货是否具备了价格发现功能?因此,本文实证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相互关系。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对同一股指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不同频度的数据所产生的结果有所差异。为了体现本文实证的完备性,本文分别采用了日数据和5分钟高频数据,来实证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长期和短期的动态影响关系,以求得出结论的完整性和客观性。首先,本文选取自股指期货上市日起即2010年4月16日至2012年2月29日之间,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股指期货(以本月连续合约为代表)所有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数据,在数据的充足性上超越了现有的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建模,在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对两个时间序列建立协整方差,接着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以反应两者是如何通过短期动态调整来确定长期均衡关系的,为了更准确地反应两者的关系,而不是实现先验得决定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在此基础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为考察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先后次序和信息内容,我们采用了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最后,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来考察外界的信息是如何传播到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以及衡量各种信息对二者价格发生变动的贡献度。利用日数据所做的实证反应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较为长期的相互关系。与此对照,为了考察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较为短期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了2012年2月15日到2012年3月14日之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当月主力合约IF1203为代表)和沪深300指数的5分钟收盘价数据。每个样本各1008个数据。其中,剔除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时间上不相匹配的数据,即股市开盘前的15分钟和收市后的15分钟。数据的新颖性保证了实证结果反映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最新的运行特征。接下来,参照日数据的实证,采用相同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即平稳性检验,建立协整方程,协整检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等。 本文通过上面的计量方法实证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不显著。这与学界主流观点相吻合。关于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两个子样本GARCH模型的条件异方差系数,结果显示,股指期货推出后,干扰因子的影响效果会很快地被市场吸收而削弱,从而波动干扰的持续性效果降低,也即是说,信息的传递更有效率。但是,股指期货市场的新信息并没有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增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的相互关系,不管是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它们都存在着协整关系。利用日数据的实证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沪深300股指期货不是沪深300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沪深300指数是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格兰杰原因,即沪深300指数是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单向的格兰杰原因;而用5分钟高频数据的实证则相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沪深300股指期货是沪深300指数单向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长期内,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影响力大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但沪深300股指期货向均衡位置回归的力度很大,速度很快;而短期内,指期货价格大约领先沪深300指数15分钟,具有单向的引导关系,这说明以IF1203股指期货合约为研究对象的股指期货的确在短期内发挥了其价格发现功能。通过脉冲分解和方差分析,我们发现,长期内,不管是对沪深300指数期货还是现货价格,沪深300指数的影响都要大于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影响而短期内,沪深300股指期货占主导地位,引领着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可以看出,利用5分钟高频数据与日数据分别实证所得出的结果显著不同,但在本文的框架内,二者却做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本文认为,股指期货在短期内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在较长时期内,现货市场仍然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在短期内,股指期货的具有价格先行作用,其对市场的信息反应比现货市场更快,这主要归功于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杠杆好,双向交易,执行效率高等特点,使得新信息能更快地反映到市场的走势中。但长期来看,现货市场依然主导着市场的定价,沪深300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其价格依赖于现货资产的价格,并且随着期货到期日的临近,其价格也自然地向现货市场的价格收敛,股指现货市场仍然决定着股指期货市场的走势。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已经具备价格发现功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长期来看,没有加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没有改变现货市场波动的内生性。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总体来看是成功的,这也为以后我国发展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积累了经验。新的有效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将丰富投资者的投资品种,从而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岐,姜华东;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谈儒勇;盛美娜;;股指期货会影响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吗——基于沪深300期货合约的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10期

3 文先明;梁琳;黄亚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与现货相互引导关系[J];系统工程;2010年03期

4 汪冬华;欧阳卫平;Hayk Mkrtchyan;;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市反应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5 陈晓静;李冠琦;;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02期

6 熊熊;王芳;张维;孙雅婧;;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与A股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1期

7 彭艳;张维;熊熊;;新兴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波动性关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吕志鹏;宁欣;;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12年01期

9 罗洎;王莹;;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10 方先明;;中国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吗?[J];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3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娜;中国股指期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婷婷;我国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玉红,董保起,曹勇;基于交易与价格的证券流动性衡量方法的探析[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2 高辉,张伟;资本结构、工业产业规模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3 李均立;;计量经济模型中参数线性约束条件的检验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4 李均立;傅国华;;海南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预测模型[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5 张雪莹;刘洪武;;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朱盈盈,阎建军;经济改革期间我国寿险需求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晓燕;;对四川省奶制品市场的调查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胡鹏;陈绍刚;;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宋勇;;流入我国热钱规模的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10 黄孝祥;;沪深300指数与国际股票指数的联动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燕兵;;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浩;;山东保险市场分析——从市场结构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实证分析[A];“创新·和谐·发展”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浩;;山东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阿兴;李希刚;;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规范与实证视角的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翁贤东;涂明金;柯星角;;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和价值链管理理论[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何琳洁;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谭军;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熊理然;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王磊彬;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潘娜;波动指数:理论、方法和在我国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丹;基于网络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琳;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及相互引导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吕玲;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靓;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沪深300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一平;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丰存裕;某国有企业巴拿马型船队经营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石娜;中国股指期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涂晔;时间序列模型的误差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花魁;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许佩华;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宝;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岐,姜华东;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秦楠;;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玲;股指期货上市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4 伏睿;;卖空限制对股票市场影响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08年04期

5 宋逢明,李翰阳;中国股票波动性的分解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徐信忠,杨云红,朱彤;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0期

7 邢天才;张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华富时A50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7期

8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9 李亚光;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J];财经研究;2001年06期

10 周新辉;;沪深300指数优化复制方法的实证研究——基于股指期货的正向套利实验模拟视角[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高慧斌;[N];辽宁日报;2007年

2 广发期货投资研究部 方匡南;[N];期货日报;2007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N];上海证券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游石;[N];证券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睿;引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宁宁;机构投资者与金融衍生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永锋;中国期货市场流动性衡量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健;我国股指期货上市后的风险监控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4 彭珍;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卓;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赵耀楣;我国股指期货风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成;股指期货与现货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刘亚玲;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杨炽;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丽娜;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冠华;对我国股市推出股指期货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1997年09期

2 徐冰;;股指期货渐行渐近[J];金融博览;2007年08期

3 邹芯月;;且拥蓝筹待艳阳[J];证券导刊;2010年11期

4 梁海三;开设股指期货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00年16期

5 余晓峰;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意义及风险[J];经济师;2001年02期

6 李治;股指期货——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一把双刃剑[J];生产力研究;2005年04期

7 史克剑;;证券市场走入双边市[J];中国金融家;2007年05期

8 徐晓光;股指期货与模糊综合评价[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彭蕾,肖涛;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来自日本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强;我国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利与弊[J];财会通讯;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丹;;股指期货在中国上市的背景分析及短期发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庆林;杨晓华;;热炉效应在股指期货内部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红英;郑学勤;刘震;章飚;富旭文;王兆先;田联丰;;股指期货运用之道[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4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卷首语[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6 袁象;余思勤;;利用扩展基尼均值系数计算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包明宝;;论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冲击及减缓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方世建;桂玲;吴博;;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发展的比较评述[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舟;魏卓;高莹;;基于共同因子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发现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合期货;[N];山西日报;2001年

2 记者 董科;[N];期货日报;2010年

3 海通股指期货联合研究中心;[N];期货日报;2010年

4 童海华;[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东方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N];期货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辉;[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中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李磊;[N];期货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叶苗;[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中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莹;关于中国股指期货的相关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蒋勇;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量化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顾京;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实证研究与优化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袁朝阳;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6 方斌;股指期货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沛英;股指期货与金融安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小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彭艳;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逸翊;股指期货对股市风险的防范[D];复旦大学;2010年

2 陈睿;股指期货与市场波动[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琳;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锦;中国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王彦宇;新华期货公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与风险管理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敬东;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势在必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贾亚童;股指期货引入对现货市场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婷婷;我国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建国;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梁琳;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及相互引导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48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