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企业并购中溢价风险控制的留存比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7:43
【摘要】: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增多,并购产生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尤为严重的就是目标企业价值高估问题。因我国企业估值方法的政策限制,主并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时,只能采用资产基础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然而这三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不能进行合理评估,加之并购估值中存在的主观因素较多以及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并购溢价风险在所难免。截止2016年,我国有341家上市公司因并购溢价过高造成商誉减值,减值总金额达到101.24亿元,如何控制并购溢价风险已经成为主并企业在并购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目前,控制并购溢价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它是在业绩承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仍属于对赌协议的一种。只不过它改变了业绩承诺的支付环节,将先付并购款改为根据目标企业的盈利情况分期支付并购款。现有文献对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研究大都关注其控制溢价风险的有效性问题,对盈利能力支付计划本身的价值及留存比例的量化问题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将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看成一项保护性看跌期权,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对其进行了估值,目标企业的承诺利润相当于期权的标的资产价格,留存溢价相当于期权执行价格,每年度报表日则相当于期权到期日。针对溢价留存比例量化问题,本文在考虑盈利能力支付计划期权价格的基础上,根据风险中性定价原理建立了溢价留存比例模型,并运用matlab对溢价留存比例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与敏感性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存在风险中性的溢价留存比例。通过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对目标企业实际利润进行仿真,可以算出在风险中性条件下的实际并购收益,然后再对实际并购收益取最大值可以找出相应的溢价留存比例,随着仿真次数的增加,使实际并购收益达到最大值的溢价留存比例趋于稳定。第二,主并企业可以通过精确基础参数来提升并购收益。由于溢价留存比例仅能保证主并企业在风险中性下达到最大收益,所以此溢价留存比例并不是针对每个承诺期都是最优的,主并企业如果想要提升并购收益,必须通过调整溢价留存比例来实现。如何调溢价留存比例要针对具体情况而言,如果主并企业认为目标企业实现承诺利润的概率较高,则可以相应降低溢价留存比例,如果主并企业认为目标企业实现承诺利润的概率较低,则要适当提高溢价留存比例。而溢价留存比例值的高低是与目标企业的利润波动率、平均回报率、基期实际利润、承诺利润及无风险利率等基础参数密切相关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1;F275
【图文】:

并购,国企,数量统计


源源不断地审核中。上市公司的增多使并购重组业务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特别逡逑是2010年之后,中国并购市场更显示出了非凡的活力,国内并购和海外并购数逡逑量骤涨。如图1-1所示,近五年来企业并购数量连年增长,2016年全年与中国逡逑企业相关的并购事件共3188起,总金额达2356.邋26亿美元。逡逑然而,并购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将诸多问题暴露出来,比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逡逑露方面存瑕疵、并购目的不明确或对上市公司发展没有积极作用以及目标企业盈逡逑利和定价的公允性无法合理解释等问题。其中尤为严重的就是目标企业价值高估逡逑问题,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战略并购,不得不接受更高的并购溢价,还有一些逡逑上市公司大股东会在并购时主动为目标企业提升估值,以抬高公司股价进行套现。逡逑这些行为不仅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逡逑2017年的第一次并购重组审核中,金利科技的并购申请因标的资产定价的公允逡逑性以及盈利预测的主要业绩指标缺乏合理依据而被并购重组委驳回。但这并不是逡逑个例,2016年共有24单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方案被否决,尤其在下半年

仿真结果


10000次的仿真,仿真结果如下所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前1000次的仿真逡逑中,卩值的波动较为剧烈,变动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4%,无任何规律性。在之逡逑后的模拟中,(3值随着模拟次数增加,波动程度逐渐减小,从图5-2可以看出,逡逑当模拟到5000次时,(3值虽然仍有些许波动,但已经开始趋于稳定,基本围绕在逡逑一个较小区间内变动。模拟到1邋0000次时,p值变动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有0.06%,逡逑最终呈现出一条水平的直线,不再随AP的变化而变化。逡逑为了保证上述所测P值的稳定性和非随机性,我们又以同样基础数据做了邋9逡逑次模拟,每次均对AP仿真10000万次,模拟结果经过整理得到表5-1,从中可逡逑以发现,当模拟到10000次时,P值都会在第8100次上下趋于稳定不变,但每次逡逑不变的数值有少许差别,其原因在于AP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每次从对数正态分逡逑布中对AP的取值都不会一模一样

溢价,风险控制,仿真结果,比例


013年B值5000-10000次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伟果;扈文秀;张涛;;基于收购溢价的初始持股对竞购时机影响[J];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2 彭文平;;大股东与公司收购[J];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3 尹继元;控制权溢价对我国非流通股定价的影响[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佟孟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市流动性溢价的稳定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5 骆欣庆;;控制权溢价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晋斌;价值溢价:中国股票市场1994-2002[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7 王婧;颜琴;;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测度模型评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5期

8 杨刚;谢玲辉;李京京;;控制权溢价测量方法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5期

9 孙建民;薛瑞文;;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问题实证分析[J];中国资产评估;2013年08期

10 张人骥;刘春江;;控股溢价、流通溢价与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南钢股份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彩芬;;并购溢价的决定因素——基于目标公司的整体情况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泰君安 姜超;信用溢价回落 中级债优势凸现[N];证券时报;2009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朱景锋;溢价率大幅走低 瑞福进取定价成难题[N];证券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江沂;封闭债基年末溢价急速缩小[N];中国证券报;2010年

4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 华建强;权市整体表现疲软认购证溢价水平两极分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任亮;25.9% A、H股溢价水平再创新低[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记者 凌关胜 李子文;南宁宅地溢价第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成都证券投研中心 谭向阳;公司基本面决定溢价高低[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记者 董凤斌;溢价率有下降趋势[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特约撰稿 麦秋虹;认购证溢价水平提升[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20% 嘉实多利进取创上市债基溢价新高[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文之;消费者溢价差异和竞争影响下的企业绿色生产决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于健;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溢价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聂志萍;对价方式、溢价率与中长期业绩[D];厦门大学;2008年

4 郑志丹;基于折价与溢价的中国IPO价格及超额收益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新;AH股溢价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汝青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苟莹;我国分级基金折溢价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5年

4 白雪;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郑俊;股票大宗交易溢价成交的投资机会[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康睿强;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溢价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张晓佳;文化企业同业并购溢价与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李磊;城市居住用地土地溢价率空间变异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杨林栋;股权结构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波;在美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5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765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