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性质、高管激励与投资效率
本文关键词:产权性质、高管激励与投资效率
【摘要】:投资决策处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逐年递增,而投资效率却逐年下降,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损害了公司价值还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处于信息优势方的管理者比处于劣势方的股东更易掌控公司的有关投资信息,因此,导致管理者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股东利益。而委托代理问题使得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高管人员的一些投资决策的出发点并不是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股东利益,而是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进行非效率投资获得隐形收入和福利,增加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财富,因此,高管人员的投资行为和企业的成长机会并没有紧密的相关性。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可以缓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发的代理问题,也可以激励高管人员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另外,本文在研究高管激励对投资效率影响时,将产权性质加入了实证研究行列。按实际控制人的不同,本文将我国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和私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分进一步为中央控股企业和地方政府控股企业,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严重程度不同,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不同产权性质下的上市公司,如何设计良好的激励契约缓解代理问题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与投资效率相关性的文献,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契约和投资效率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论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高管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2)产权性质和高管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3)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2008年-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且过度投资现象比投资不足现象严重。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都可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货。货币薪酬激励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货币薪酬激励即可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可缓解公司的投资不足现象;高管股权激励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与投资不足负相关性,但不显著;期权激励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从产权性质来看,国有控股企业比私有控股企业更能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中央控股企业比地方政府控股企业更能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国有企业的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比私有企业更能抑制非效率投资;中央控股企业和私有控股企业的股权激励效果更显著;中央控股企业的期权激励比其他产权性质的企业更能抑制非效率投资。最后,本文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现在的制度背景,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即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公司信息披漏,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关键词】:产权性质 高管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272.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2-13
- 一、研究思路12-13
- 二、研究方法13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研究创新点13-17
- 一、研究内容及框架13-15
- 二、研究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文献评述17-24
- 第一节 文献综述17-23
- 一、投资效率相关文献综述17-18
- 二、高管薪酬激励的文献综述18-22
- 三、高管激励与投资效率的文献综述22-23
- 第二节 文献评述23-24
- 第三章 理论概述及研究假设24-33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24-25
- 一、高管激励24
- 二、投资效率24-25
- 第二节 理论基础25-27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25-26
- 二、委托代理理论26-27
- 第三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27-33
- 一、产权性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27-28
- 二、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28-30
- 三、高管股权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30-31
- 四、高管期权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31-33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实证分析33-46
- 第一节 研究设计33-37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3
- 二、模型设计33-34
- 三、关键变量定义34-37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37-46
- 一、描述性统计37-40
- 二、相关性分析40-41
- 三、实证结果回归分析41-44
- 四、稳健性测试44-46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46-49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建议46-48
- 一、研究结论46-47
- 二、政策建议47-48
- 第二节 研究不足48-49
-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信54-55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管激励不能打激素[J];科技智囊;2005年09期
2 杨波;;高管激励不平衡中寻找均衡[J];广西电业;2007年Z1期
3 李越;;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现状与机制[J];现代企业;2011年08期
4 许琦;;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3年06期
5 郝慧珠;高管激励要个性化[J];科技智囊;2005年09期
6 杨波;;高管激励,不平衡中寻找均衡[J];董事会;2007年03期
7 ;高管激励:幼稚的“第二重修炼”[J];中国企业家;2008年07期
8 韩志霞;;经济危机背景下高管激励策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8期
9 李丽丽;;经济危机下对高管激励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10 李世新;涂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时勘;韩晓燕;郑丹辉;孙海法;;组织冗余结构的战略平衡、高管激励与中小企业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燕妮;胡振江;;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方召;周正;尹龙;;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上海证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独立董事治理与高管激励[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炜;高管激励应收益与风险对等[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杨波;高管激励:在不平衡中寻找均衡[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陈光第;高管激励需要“翻花样”[N];经理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陶冶;美股公司高管激励薪酬占比显著回升[N];金融时报;2014年
5 湖北 广文;高管激励需要做到“四结合”[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耿德兵;挖掘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的业务机会[N];证券时报;2003年
7 任亮 刘雪峰;公司治理指数7年首降高管激励与业绩脱钩[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贾玉宝 实习记者 卢园园;高管激励放弃表决 招行股东质疑特别分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徐思佳;商业银行高管激励要因地制宜[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仁际宇;上市公司人均薪酬12.5万 高管激励现“私人定制”[N];证券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春明;高管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菲菲;高管激励视角下的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翠;产权性质、高管激励与投资效率[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郭晋;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戈通;电力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惠荣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6 孙紫晔;高新技术企业高管激励机制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雪改;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任天龙;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国际比较与借鉴[D];山东大学;2014年
9 李蒙;橡研公司高管激励机制方案设计探讨[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唐建琴;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内生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6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57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