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定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20:09

  本文关键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定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定价 风险理论


【摘要】:作为保证金融安全监管屏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稳定市场秩序、引导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和非必要的预期的同时,也在另一个层面上成为我国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制度补位”。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该制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定价问题,关乎着存款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首先,本文结合《存款保险条例》中相关规定,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实施的必要性以及该制度面临的困境做了论说;其次,本文对两种经典的定价法进行对比研究;再是,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取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以穆迪信用评级和存款量为标准,将样本划分为三类。然后本文创新地从宏观存款保险机构和微观参保机构两个层面出发,运用矩母函数这一精算方法和预期损失定价法,构建在某一保险期间,存款保险机构的总损失模型和总保费模型。并且,本文还开创性地将“充足保费以保证存款保险机构正常运作”纳入定价前提条件中,进行存款保险定价模拟,然后做相关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动规律。最后,通过前面分析与模拟,本文总结出以下结论:(1)本文在增加“充足保费以保证存款保险机构正常运作”这个前提条件下,模拟所得的保费并不会对参保机构的经营成本造成过多的负担;(2)在预期违约概率不变情况下,参保机构的保费和存款量之间是正向关系,而且保费的增长速度是逐渐递减的;在存款量不变的情况下,参保机构的保费随着预期违约概率的增加而增加,此时保费的增长速度先增后减;(3)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整个实施过程会遇到一些难题,以及尚有须要提高之处,所以本文根据结论,对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定价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定价 风险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9-13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论文创新点13-14
  • 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相关概述14-22
  • 2.1 存款保险制度概述14-15
  • 2.1.1 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14
  • 2.1.2 存款保险制度的特征14-15
  • 2.2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15-18
  • 2.3 存款保险制度面临的风险18-21
  • 2.3.1 制度缺陷风险18-19
  • 2.3.2 外部环境风险19-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现行存款保险定价理论及其评价22-31
  • 3.1 Merton期权定价理论与评价22-26
  • 3.1.1 Merton模型22-23
  • 3.1.2 Merton期权定价理论的发展23-25
  • 3.1.3 Merton期权定价模型的评价25-26
  • 3.2 预期损失定价理论与评价26-29
  • 3.2.1 预期损失定价理论26-28
  • 3.2.2 预期损失定价理论的发展28
  • 3.2.3 预期损失定价理论的评价28-29
  • 3.3 本章小结29-31
  • 第4章 我国存款保险的定价模拟31-46
  • 4.1 充足保费的必要性31-32
  • 4.2 损失分布及保费模型32-34
  • 4.2.1 损失分布32-33
  • 4.2.2 总损失模型与总保费模型33-34
  • 4.3 参数设定与数据选取34-36
  • 4.3.1 参数设定34-35
  • 4.3.2 数据选取35-36
  • 4.4 数据模拟36-40
  • 4.5 敏感性分析40-43
  • 4.6 结论分析43-44
  • 4.7 本章小结44-46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46-54
  • 5.1 结论46-47
  • 5.2 建议47-52
  • 5.2.1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定价的建议47-50
  • 5.2.2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50-52
  • 5.3 不足与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炳涛;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制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陈胜源;从代理理论观点检视存款保险制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庆,刘石全;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的“最后防线”[J];决策探索;2000年04期

4 张庆;浅议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赤旦多杰;关于建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青海金融;2000年05期

6 王国红;日美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张艺,刘松梅;构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张亚欣;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设计[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9 赵令彬;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和问题[J];上海金融;2001年07期

10 王建华;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达;;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基于A—G模型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韵荃;;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A];陕西省保险学术优秀论文集(2011-2012)[C];2012年

3 贺丹;;后危机时代存款保险制度的中国式重构[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4 范小云;曹元涛;;银行导向的存款保险体系——一个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5 曾文静;;金融危机下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6 李昕;;防范商业银行信用危机的法律机制——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张正平;何广文;;试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成本-收益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8 贺瑛;;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构想[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9 魏加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化解金融潜在风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2~2013)[C];2013年

10 杨松;王勇;;金融危机以来欧盟银行监管体系的发展[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媛 朱信永;存款保险制度“花开”正当时[N];国际金融报;2004年

2 张旭东;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箭在弦上”[N];经理日报;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渐行渐近[N];金融时报;2005年

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民生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刘晓勇;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N];金融时报;2005年

5 徐放鸣 陈景耀 郑丹丹;存款保险制度之系统探究[二之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郭阿莉;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稳定[N];财会信报;2006年

7 徐以升邋王春霞 陈达;央行大力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郝佳 齐玮;存款保险制度宜循序渐进分步建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周荣祥 张达;尽快设立存款保险制度[N];证券时报;2007年

10 肖妍茹;凌涛: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德余;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韩萨茹;存款保险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鲁莹;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彭思源;基于道德风险的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孙r,

本文编号:605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05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c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