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创业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股价及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1 21:01

  本文关键词:创业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股价及绩效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股权激励 创业板 激励效果 公司业绩


【摘要】:股权激励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在美国,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等多种激励方式的创新和完善,美国企业迅猛发展,高管的薪酬快速增长。随后在全球各发达国家成为一种盛行的约束机制。我国企业引进股权激励的时间相对较晚,1993年由万科首先推行。此后经历多次整顿和完善,股权激励也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常见的激励手段之一。2009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在深交所正式开市。时至今日,创业板市值已经达3.58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3月,创业板上市的429家企业中有190家实施了股权激励。本文着重于研究这些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概念、模式和实施条件等。接下来研究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内外股权激励的研究做了梳理,基本上分为正向因果、逆向因果和无关论。然后描述了创业板的特征和现状。最后对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做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在对短期股价的影响,本文取了董事会公告日前后15天的日涨跌幅,判断其是否存在超额收益,实证结果是在公告日的后15天会形成累计超额收益。在对长期业绩影响,本文用了自身前后业绩的比较和同一时期同类企业有无实施股权激励的业绩比较。实证结果发现,在t=-1和t=0时,这些即将股权激励的,其净资产回报率是差于配对公司的。在t=1和t=2,公司的ROE得到显著提升,而NI增长率却没有显著变化。本文认为,股权激励只是激励了公司管理层分红,却对实际业绩并无改善。文章的最后总结了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股权激励 创业板 激励效果 公司业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92;F832.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8-11
  • 1.2 本文研究的问题及意义11-13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3
  • 第二章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及理论13-19
  •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13-14
  • 2.1.1 股权激励定义13-14
  • 2.1.2 股权激励模式14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14-19
  • 2.2.1 公司治理及委托代理理论15-16
  • 2.2.2 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16-17
  • 2.2.3 人力资本理论17-18
  • 2.2.4 激励双因素理论18-19
  • 第三章 国内外对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综述19-24
  • 3.1 国外文献综述19-22
  • 3.1.1 正向因果关系论19-21
  • 3.1.2 逆向因果关系论21
  • 3.1.3 无关论21-22
  • 3.2 国内文献综述22-24
  • 3.2.1 无关论22-23
  • 3.2.2 正向因果论23-24
  • 第四章 创业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历程及现状分析24-29
  • 4.1 股权激励在创业板实施的背景24-26
  • 4.1.1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前提条件24-25
  • 4.1.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25-26
  • 4.2 创业板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统计26-29
  • 4.2.1 股权激励实施的数量与进展26
  • 4.2.2 股权激励实施的行业分布26-27
  • 4.2.3 股权激励实施的时间分布27-28
  • 4.2.4 股权激励实施的方式和来源28-29
  • 第五章 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29-43
  • 5.1 实证研究思路29
  • 5.2 股权激励的市场效应——短期对股价的影响29-35
  • 5.2.1 样本和数据选取29-31
  • 5.2.2 研究假设31
  • 5.2.3 研究方法和步骤31-32
  • 5.2.4 实证结果32-34
  • 5.2.5 结果分析34-35
  • 5.3 股权激励的业绩效应——长期对财务的影响35-42
  • 5.3.1 样本和数据选取35-36
  • 5.3.2 研究假设36
  • 5.3.3 研究方法和步骤36-37
  • 5.3.4 实证结果37-39
  • 5.3.5 结果分析39-42
  • 5.4 本章小结42-4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3-46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43-44
  • 6.1.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43
  • 6.1.2 本文的创新点43-44
  • 6.2 后续研究工作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翟亚星;;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J];时代金融;2012年30期

2 杨宏力;宁朝山;;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前沿进展——基于2005年以来的最新文献[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吕长江;严明珠;郑慧莲;许静静;;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J];会计研究;2011年01期

4 葛文雷;荆虹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5 张自巧;;资本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关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年07期

6 李葳;胡运权;;论股权激励的负效应及其制衡的辩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6期

7 李霞;严广乐;张晓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经营者激励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王娟,杨凤林;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9 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606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06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