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投保法”的架构与运行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投保法”的架构与运行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投资者权益保护 “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法” 投保中心 证券法
【摘要】:2015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证券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其中提到,必须要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力度,这将是此次《证券法》修改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根据该草案说明,新的《证券法》会从两个方面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第一,建立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制度;第二,明确对投资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制度,证券发行人及履行保荐职责的证券公司、上市公司收购人、控股股东因为过错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需要按照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外因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也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仅仅在证券法中设立专门一章来保护投资者是远远不够的,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应该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且应当自成体系。在《证券法》修改的大背景下,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也是完善我国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契机。基于此,在借鉴台湾地区“投保法”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大陆地区的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不仅有利于完善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而且能够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目标,使《证券法》成为一部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全文从分析台湾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其目前的法律框架体系并以实践运行数据佐证,力求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我国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提出合适的建议。台湾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是在借鉴美国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融合本土的现实状况,创立出的符合本土特色的法律体系。台湾在2002年颁布了“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法”(文中简称“投保法”),该法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证券投资者和期货交易者,其他目的仅仅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附带“福利”。根据该法的规定,设立投保中心。以该投保中心为执行机构,赋予其法定的保护投资者的职能——建立了以投保中心为基础,以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为支撑,以民事争议调处制度、团体诉讼制度以及代表诉讼和解任诉讼为一体的救济体系。这一套救济体系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也成为台湾证券市场及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道重要屏障。在借鉴台湾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构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应当从立法原则构建开始,明确界定投资者的保护范围,进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同时还应当构建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即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首先应该将投资者权益保护确立为法律原则,且该法律原则贯穿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行政、司法过程,只有投资者权益保护成为一般的且普遍认同的法律原则,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才有健全的可能。明确界定投资者的范围,资本市场存在诸多投资者,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又有诸多分类,明确各类法律要保护的目标,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存在严重缺位,与时俱进完善修改已有的相关法律是首要工作,空白领域颁布可操作性的法律是长远任务。投资者的保护需要有具体可执行的制度来实施,我国目前的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制度从职责到功能都已经完全异化,需要确立以投资者为本位的基金制度,团体诉讼制度也是顺应时势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团体诉讼制度在我国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证券法》(草案)提出要构建该制度,这是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契机;调处制度是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制度,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完全可以在借鉴台湾调处制度的经验上,构建我们证券市场的调处制度,这不仅能够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而且能够弥补团体诉讼的不足,减少诉讼负累,更能够与保护基金制度相结合,使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成为有机融合的体系。
【关键词】:投资者权益保护 “证券投资人及期货交易人保护法” 投保中心 证券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3
- 一、台湾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起源和理论基础13-21
- (一) 师承美国的法律起源13-16
- (二) 本土的理论基础16-21
- 二、“投保法”的核心制度设计及其职能分析21-28
- (一) 投保中心的组织设置21-22
- (二) 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的设立22-23
- (三) 民事争议的调处23-25
- (四) 团体诉讼的引入25-26
- (五) 代表诉讼及解任诉讼的补充26-28
- 三、“投保法”运行效果分析28-32
- (一) 数据支撑28-29
- (二) 典型案例29-30
- (三) 结论30-32
- 四、台湾“投保法”对我国《证券法》修改的启示32-47
- (一) 确立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原则32-34
- (二) 界定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范围34-36
- (三) 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36-39
- (四) 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基金制度的完善39-41
- (五)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团体诉讼保障41-44
- (六) 调处制度的引入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倩;;论述证券法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适用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32期
2 肖岳;;中小投资者权益如何保护[J];法人;2014年01期
3 季霖;;证券市场应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J];理论界;2007年03期
4 李立新;;金融创新中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J];中国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5 张敏杰;;我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者权益保护之管窥[J];研究生法学;2012年05期
6 杨振山;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法[J];中国律师;1999年04期
7 陈荣业;论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8 陈荣业;论对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建立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5期
10 吴青青;;关于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道远;;不同证券持有模式下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李立新;;金融创新中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雅文;深圳证监局保护投资者权益典型案例[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记者 马婧妤;上海证监局:能动维权 构筑投资者权益保护有力防线[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赤择远;平等对待股东需要推出投资者权益保护法[N];证券日报;2013年
4 夏芳;修法重在保护投资者权益[N];经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赵晓辉 陶俊洁;中小投资者权益将受到更好保护[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尽全力保护投资者权益[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竭尽全力保护投资者权益[N];上海证券报;2013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财富管理行业应把投资者权益放首位[N];证券时报;2013年
9 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陈东海;程序化交易下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N];上海证券报;2013年
10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现金分红是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危兆宾;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张庆;以投资者权益保护为中心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蕾;论我国民间融资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罗成;证券间接持有国际法规制研究及我国之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丁玲;IPO注册制下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绪慧;台湾地区“投保法”的架构与运行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振山;证券市场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6 董磊;基于契约理论的国有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岳增美;股东分置改革后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岳增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帅星;机构持股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海波;基于契约理论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29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2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