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21: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力煤 质量标准 聚类分析法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动力煤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煤炭市场交易效率低下,劣质煤泛滥,质量纠纷不断,规范管理难度大。动力煤消费市场的发展以及交易环境的变化对动力煤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对动力煤质量的概念、用途及其标准的定义、分类及意义进行阐述,在分析我国现行的动力煤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制定统一的动力煤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现阶段我国动力煤市场消费、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出动力煤交易中的主要的评价指标。再次,提出了动力煤质量标准的框架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聚类分析法,制定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方案以及动力煤命名方法。最后,总结研究的创新点并说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结合前人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相关动力煤质量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加强煤炭质量管理、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市场交易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章节的安排上,全篇共分七个部分,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引言。具体阐述了动力煤相关概念以及主要用途,从当前动力煤市场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变化,说明了制定统一的动力煤质量标准的必要性,概述了制定动力煤质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整理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阐述了质量标准的制定对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清洁利用和期货发展的意义。第2章:动力煤标准概述。阐述了标准的定义、分类和意义,从动力煤用途角度搜集了现行国内相关标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是对标准进行概述,查找了现行国内动力煤相关标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先行国内动力煤标准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探讨。首先,整理了标准的定义,阐述了标准对于科学管理、推动贸易发展、提高质量和保护安全以及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其次,归纳整理了现行国内的动力煤相关标准。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对于现行国内标准的借鉴之处,并通过分析,提出了现行标准存在的缺点,并以神华、同煤和中煤为例反映了动力煤企业各自为政、不利于煤炭交易的现状。第3章:我国动力煤流通现状分析。从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角度,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动力煤市场消费情况,并且又从煤炭生产、运输、贸易等层面提出了动力煤在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出动力煤交易中的主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内容是对我国动力煤市场流通情况进行分析,具体从消费状况、交易状况以及流通中所考察的质量指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动力煤市场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从动力煤需求和消费两方面对动力煤总体消费情况进行概述;对电力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动力煤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从冶金和化工行业两方面对其它行业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资源分布、资源赋存、总体产量、重点煤炭企业的产能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动力煤生产现状,从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三个方面分析了动力煤运输现状,从动力煤内贸、进口和出口三个方面分析了动力煤贸易现状,并对动力煤煤质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4章: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的框架及技术方法。提出了动力煤质量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描述和整理了收集到的动力煤质量指标数据,并且采用SQL编程语言建立“动力煤质量指标信息数据库”;分别采用条形图分析法、系统聚类法、快速样本聚类法得出三种聚类结果。本章对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的框架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整理。首先,提出了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制定的框架体系。论述了制定动力煤质量标准的理论依据,从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有关部门文件论述了法规依据,从系统性、协调性、适用性、动态性、创新性等方面论述了制定的原则,最后给出了制定标准的框架。其次,从煤炭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筛选了动力煤的质量表征量,包括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干燥基全硫、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灰熔点软化温度。第三,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数据的初步整理、统一量纲处理以及建立信息数据库。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运用条形图归类、系统聚类和快速样本聚类三种方法进行分析。本章的研究成果为制定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拟定方案提供了数据、理论和方法支撑。第5章: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拟定方案研究。根据上一章的三种聚类结果,并参考专家意见建立了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方案,明确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干燥基全硫、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灰熔点软化温度质量指标的标识与分级,同时提出了动力煤煤种统一命名方式。此外,从生产、交易、利用三个环节提出了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实施的保障措施。首先,在指标分级上,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分级分为12个档位,将干燥基全硫分为5个档位,将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分为3个档位,将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分为3个档位。其次,为便于市场交易,提出了动力煤的命名方式。最后,依据动力煤的命名方案,分别对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的动力煤进行命名,与其原命名进行对比可知,新命名更加统一和规范,且便于记忆,有利于动力煤的流通交易。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交代研究结果,简述本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并结合前人研究说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动力煤 质量标准 聚类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言13-31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3-19
  • 1.1.1 动力煤概述13
  • 1.1.2 动力煤市场发展要求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13-17
  • 1.1.3 市场环境变化要求完善动力煤质量指标分级17-18
  • 1.1.4 质量标准对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18-1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9-2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9-2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21-26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26-31
  • 1.3.1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26-28
  • 1.3.2 研究的方法28-31
  • 第二章 动力煤相关标准分析31-57
  • 2.1 标准的概述31-35
  • 2.1.1 标准的定义31
  • 2.1.2 标准的分类31-34
  • 2.1.3 标准的意义34-35
  • 2.2 国内外煤炭分类标准35-41
  • 2.2.1 国外煤炭分类标准35-39
  • 2.2.2 国内煤炭分类标准39-41
  • 2.3 我国动力煤相关标准41-53
  • 2.3.1 发电用煤标准41-44
  • 2.3.2 一般锅炉用煤标准44-46
  • 2.3.3 生活用煤标准46-47
  • 2.3.4 建材用煤标准47-49
  • 2.3.5 动力机车用煤标准49
  • 2.3.6 冶金喷吹用煤标准49-53
  • 2.4 现行动力煤标准存在问题分析53-56
  • 2.5 本章小结56-57
  • 第三章 我国动力煤流通现状分析57-81
  • 3.1 动力煤需求状况分析57-64
  • 3.1.1 动力煤需求结构分析57-59
  • 3.1.2 电力行业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59-61
  • 3.1.3 建筑行业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61-62
  • 3.1.4 其它行业动力煤需求情况分析62-64
  • 3.2 动力煤交易状况分析64-76
  • 3.2.1 动力煤煤种现状分析64-68
  • 3.2.2 动力煤运输现状分析68-69
  • 3.2.3 动力煤贸易现状分析69-74
  • 3.2.4 动力煤煤质指标现状分析74-76
  • 3.3 动力煤流通中的主要考察指标76-80
  • 3.3.1 计价指标——发热量76-77
  • 3.3.2 环境效益指标——硫分77
  • 3.3.3 煤类划分指标——挥发分77-78
  • 3.3.4 锅炉选用指标——灰熔点78
  • 3.3.5 其他指标78-79
  • 3.3.6 进口煤指标79-80
  • 3.4 本章小结80-81
  • 第四章 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研究的框架及技术方法81-111
  • 4.1 中国动力煤质量标准制定框架体系81-84
  • 4.1.1 制定标准的理论依据81
  • 4.1.2 制定标准的法规依据81
  • 4.1.3 制定标准的原则81-82
  • 4.1.4 制定标准的框架体系82-84
  • 4.2 动力煤质量表征量的筛选84-85
  • 4.2.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84
  • 4.2.2 干燥基全硫84
  • 4.2.3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84
  • 4.2.4 灰熔点软化温度84-85
  • 4.3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统计与分析85-87
  • 4.3.1 动力煤交易数据收集与选取85
  • 4.3.2 样本容量的可代表性分析85-86
  • 4.3.3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86-87
  • 4.4 聚类与聚类分析原理87-91
  • 4.4.1 聚类分析的概念87
  • 4.4.2 聚类分析的原理87-91
  • 4.5 动力煤交易数据条形图及聚类分析91-109
  • 4.5.1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条形图归类91-96
  • 4.5.2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96-103
  • 4.5.3 动力煤交易数据的快速样本聚类分析103-109
  • 4.6 本章小结109-111
  • 第五章 我国动力煤质量标准拟定方案研究111-123
  • 5.1 动力煤质量指标的分级111-114
  • 5.1.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分级(Qnet,ar)111-112
  • 5.1.2 干燥基全硫分级(St,d)112-113
  • 5.1.3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分级(Vdaf)113
  • 5.1.4 灰熔融性软化温度分级(ST)113-114
  • 5.2 动力煤煤种统一命名方法114-116
  • 5.3 动力煤质量标准应用实例116-122
  • 5.4 本章小结122-123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23-125
  • 6.1 研究结论123-124
  • 6.2 主要创新点124
  • 6.3 工作展望124-125
  • 参考文献125-131
  • 致谢131-133
  • 作者简介133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33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虎才;冯静;李培铖;郭运山;;动力煤配煤炼焦的实验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年06期

2 胡邮卫;;我国动力煤清洁利用问题探究[J];中国能源;2015年06期

3 罗陨飞;姜英;刘峰;;中国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J];中国煤炭;2015年03期

4 安和人;;中国煤炭建设行业现状与展望[J];煤炭工程;2014年10期

5 吕志虹;许良昊;;中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论略[J];煤炭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6 许会军;;动力用煤质量监督管理[J];低碳世界;2014年17期

7 钱爱军;;中国动力煤分选工艺现状及展望[J];洁净煤技术;2014年04期

8 管春峰;冯雨;谢守祥;;2013年中国动力煤进口分析[J];中国煤炭;2014年04期

9 魏迎春;曹代勇;王婷京;李友飞;张傲翔;黄岑丽;;煤炭资源优质等级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2014年01期

10 惠贺龙;朱逢豪;黄其励;王淑娟;舒新前;徐旭常;;中国动力煤洗选调查与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电力;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陨飞;姜英;刘峰;;我国商品煤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A];中国煤炭学会首届煤炭行业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濮洪九;;努力建设动力煤优质化工程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A];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文集[C];2007年

3 秦云虎;高峰;李壮福;;动力用煤的煤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廷;;煤炭进口仍将高位运行[N];中国能源报;2013年

2 李廷;;煤炭进口将高位运行[N];国际商报;2013年

3 苟慧智;;动力煤质量存在三问题[N];中国电力报;2006年



本文编号:708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708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