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信贷风险及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信贷风险及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贷风险 大企业信贷 风险控制 农业银行 鄂尔多斯
【摘要】: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盛行,民间借贷中蕴含的问题和风险不断加大,由此引发的一批社会恶性事件也值得银行业深思并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民间借贷资金链的全面崩塌给鄂尔多斯市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目,再加上房地产业在国家各项宏观调控下不断走下坡路的恶性循环,使得各商业银行的风险在鄂尔多斯市经济持续下滑中更加难以掌控。而如何顺利的走过这段高难度的独木桥,将竞争对手成功挤下去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相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强化风险防范。生存固然重要,但是发展才是生存下去的本质问题,中国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市分行立足于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金融环境,以鄂尔多斯市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为背景,以稳定高效的发展模式为目标,急于探索一条创新的风险防范之路。因此,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大企业信贷业务不但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实际现实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市现行金融市场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对于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市分行风险情况不断分析研究为手段,以从中透露出的相关问题为及漏洞为依据,以摸索出更加可行更加规范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目标进行广泛而细致的研究。在分析过程中笔者以更好的为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市分行提供参照物为目标,广泛搜集了同业在风险防范方面的重要措施进行比对借鉴。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提高该行在大企业信贷业务中的风险防范水平,第一是不断加大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力度,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金融产品进行分类,第二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对症下药,予以推荐,第三是细化风险防范机制,第四是利用实际案例提高信贷每个环节员工的风险管控理念,使其将风险管控意识内化于心。除此之外,贷款的高度集中也是形成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风险的一大隐患,及时调整发放贷款的对象,并提前做好调查评级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保证资金的有效发放及流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银行鄂尔多斯市分行在此次激烈竞争者拔得头筹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信贷风险 大企业信贷 风险控制 农业银行 鄂尔多斯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内容13-14
- 第二章 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信贷风险状况14-18
- 2.1 不良贷款数量大14-15
- 2.1.1 不良贷款总额居高不下14
- 2.1.2 不良贷款集中度高14-15
- 2.2 不良贷款率高15-18
- 2.2.1 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最高15-16
- 2.2.2 不良贷款率高于其他银行16
- 2.2.3 不良贷款率上升快16-18
- 第三章 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信贷风险发生的原因18-25
- 3.1 信货管理体制不健全18-19
- 3.1.1 缺乏准确的风险管理定位18
- 3.1.2 风险管理效率较低18-19
- 3.1.3 缺少统一信贷风险监测系统19
- 3.2 授信审核存在漏洞19-21
- 3.2.1 授信客户区别对待19-20
- 3.2.2 审核过程中信息不对称20-21
- 3.2.3 审核过程中缺少长远指标21
- 3.3 贷后管理滞后21-22
- 3.3.1 贷后回访调查不到位22
- 3.3.2 贷后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22
- 3.4 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22-25
- 3.4.1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22-23
- 3.4.2 从业人员履职能力较弱23-25
- 第四章 控制农业银行鄂尔多斯分行信贷风险的建议25-37
- 4.1 建立贷款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25-26
- 4.1.1 完善的风险预测指标25
- 4.1.2 强化信贷风险违约风险测量建设25-26
- 4.2 培养员工风险防范思维26-27
- 4.2.1 开展系统风险防范训练26
- 4.2.2 建立灵敏风险识别能力26-27
- 4.3 加强贷后检查27-30
- 4.3.1 加强贷款的合理分配27-28
- 4.3.2 强化信贷责任人制度28-29
- 4.3.3 真正落实贷后检查29-30
- 4.3.4 加强大企业客户信贷管理30
- 4.4 建立更为谨慎的信贷风险文化30-31
- 4.4.1 建立企业文化体系30-31
- 4.4.2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31
- 4.5 提升信贷管理水平31-34
- 4.5.1 形成完善的信贷政策指标31-32
- 4.5.2 信贷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32-33
- 4.5.3 严把合理的客户准入门槛33
- 4.5.4 推广信贷业务的柔性化管理33-34
- 4.6 整合强化信贷体系34-37
- 4.6.1 根据产品种类寻找最佳市场定位34-35
- 4.6.2 优化运营思路35-36
- 4.6.3 改变信贷投放目标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强;把握信贷政策取向 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好转[J];福建金融;2000年12期
2 徐琴;重组“基因”激活“细胞”──“专项信贷,封闭运行”信贷政策浅探[J];江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师胜利;论信贷工作优质服务[J];西安金融;2001年11期
4 白丽飞;消费信贷另一难[J];商业时代;2002年16期
5 韩强;创新制度 完善管理 大力推动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韩志红;浅析信贷市场变化趋势及应采取的营销策略[J];辽宁经济;2004年09期
7 肖延琴;与时俱进 迎接挑战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贷工作[J];甘肃农业;2004年10期
8 彭清富;论当前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防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年06期
9 张德元;信贷责任追究探析[J];现代金融;2004年08期
10 汪路;把好我国银行信贷改革工作的方向盘[J];中国总会计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江;;绿色信贷政策的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对完善区域政策性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4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调研组;;农发行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潘焕学;田治威;秦涛;;我国林农信贷需求特征与信贷约束分析——基于福建、浙江、江西、广西四省(自治区)林农调查数据[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闫小明;;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韦宇红;;为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刘兆洪;;民营经济信贷支持问题分析[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小江;祝晓光;;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基础标准的建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运启 张建伟;河南分行营业部开办“信贷夜校”重实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2 林渊;消费信贷:何时你能下乡来[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穆桑桑;发展绿色信贷需提升各方认知[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杨长岩;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实践思考[N];金融时报;2012年
5 王四伟;听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信贷政策报告[N];平顶山日报;2012年
6 整理 记者 李晓辉 王玉;央行表态加大信贷政策力度控房价[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河北绿色信贷大幅增长[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谭浩俊;信贷政策控房价弊大于利[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子瑞;“绿色信贷”标准有待细化明晰[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唐恒修 张杰;宁波分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同业第一[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飞;商业银行信贷配置与信用风险计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晓艳;农村正规信贷对农户收入及其分配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雪峰;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人工信贷市场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廖慧;周期视角下的银行信贷波动与产出波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6 李秀丽;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龙龙;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肖洪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昕;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婷;Y银行A支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梅娟;基于VaR模型的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志强;农行甘肃分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李心雅;人口集聚、银行信贷与住房价格波动[D];湘潭大学;2015年
5 俞舒;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樊青霞;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龙淑娟;我国同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8 郑方钰;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宋懿;莆田市农村金融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10 杨洪敏;H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1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1121877.html